埋芡最佳時機
2025/1/9

Q:中式烹飪中調理醬汁、燉煮、湯羹常用生粉、粟粉埋芡,究竟埋芡的作用是甚麼?是否只可用生粉?
A:中菜埋芡的目的是使湯汁變得濃稠,光亮,增強順滑感,因應菜式不同埋芡的濃稠度各異。
埋芡時機
幾時埋芡最合適?太早埋芡會讓芡汁中的澱粉因加熱時間過長、水份過度蒸發,造成湯汁糊爛而走味;太晚勾芡,則會因為殘留一股粉味,食材也會失去鮮嫩滑潤的口感,因此掌握埋芡的時機非常重要。最佳的時間點就是在鍋中料理即將煮熟(九分熟)時,先轉大火後、沿著鍋緣加入勾芡水即可。下芡汁後不可以立刻用湯杓翻攪湯汁,待約 3 -4 秒鐘,澱粉開始糊化後再攪拌推開。
如果未能掌握芡水的分量,可分2-3次下鍋,則可避免糊化。埋芡之前要觀察湯汁是否適中,若湯汁過多必須再稍微收乾;湯汁過少則在下芡汁前要倒入一些水,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埋芡必須在料理的調色、調味都完成後再進行,因為芡汁會影響食材與調味料的結合程度,讓料理無法入味;且若在勾芡後又加入調味料,會影響芡汁的濃度,破壞口感。在芡汁上淋油後不得再攪拌湯汁,因為油會影響澱粉的黏度、讓芡汁變稀。
黃金比例
埋芡常用生粉,水和粉的比例約為2:1,將粉和水在碗中拌至無粉粒才下鍋。不可以將粉直接下鍋,生粉會因被煮熟而結塊,失去勾芡的效果。如果用粟粉代替生粉,粉和水的比例跟生粉沒分別。如果是薄芡(或稱玻璃芡)水和粉的比例是3:1,如節瓜匍、麻婆豆腐也用上薄芡。如果是多汁的菜式,水和粉比例2:1,逐少下鍋至合式的濃稠度。
生粉 VS 粟粉
泰國盛產木薯,當地的生粉即木薯粉(tapioca starch),故木薯粉又有「泰國生粉」之稱。至於香港,一般常用的生粉指馬鈴薯粉(potato starch),由馬鈴薯製成,在台灣則稱為「太白粉」。而粟粉(corn starch)由粟米提煉而成。
生粉(馬鈴薯粉)才是最常用的食用澱粉。馬鈴薯粉是質量最穩定的勾芡澱粉,黏度高、質地細緻、顏色潔白、具光澤,用來勾芡,與食材同炒或煮皆適合,口感較滑身細緻」。無論是厚芡、薄身的玻璃芡,以至湯羹芡,分別只是馬鈴薯粉量下得多或少。另外,馬鈴薯粉能令食材保留較多肉汁及水分,適合用來醃肉。
粟粉和生粉幾乎一樣,只是較軟身,幼細度和吸水力稍遜,芡汁亦比由生粉製的較快化成水,但兩者分別並非很大,粟粉也有過人之處,其軟身的特性,正適合烹調需要放涼才吃的食物,如脆皮炸鮮奶,或馬豆糕、椰汁糕、蛋糕等甜點,要是用了生粉,口感反而會太結實。木薯粉加水遇熱後,會比生粉及粟粉厚及硬,令食物裹上後「似有層膜」,不及生粉滑身。另木薯粉令食物口感帶彈性,製作芋圓、烏冬、手麵、千層糕等具彈性的食材時,就不可或缺。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餐館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Tel.: (604) 231-8998     Fax: (604) 231-9881/9884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