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靠手術無創治療

[2019-12-23]

一名46 歲孫女士為單親媽媽,多年經血量多伴隨痛經,經婦產科檢查發現有子宮肌瘤,一開始藉由藥物治療,但是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反而愈來愈嚴重,經血量大到避孕器沖出。直到就醫後進行海扶刀手術,隔天即順利出院。醫師提醒,子宮肌瘤多屬於良性,若出現經血過多、頻尿、重複流產等症狀需盡速就醫。

婦產科醫生龍震宇表示,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的腫瘤,通常經由超音波檢查即可發現,95%以上是屬於良性,只有非常少數是惡性的子宮肉瘤。子宮肌瘤多見於30 至50 歲婦女,以40 至50 歲發生率最高,會造成如腹痛、經血過多、痛經、頻尿、便秘、不孕、重複性流產等症狀,一旦有症狀,則須積極地加以處理。

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分為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2 種,藥物治療暫時縮小肌瘤只是抑制症狀,治標不治本,傳統開腹式到腹腔鏡手術屬侵犯性手術方式,要麻醉且有傷口,身體復原時間較久,且有沾黏風險。因孫女士害怕開刀恢復期太長,無法照顧身心發展遲緩的小孩和年邁的母親,改以「海扶刀」無創治療,術後可立即恢復正常生活。

龍震宇指出,子宮肌瘤的手術已經從微創手術,進步到無創手術,「海扶刀」手術是運用聚焦超音波產生高熱,聚焦到體內子宮肌瘤病灶處,使該處組織的溫度瞬間上升到65 至100℃,進而讓病灶壞死,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甚至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只需給予鎮靜及止痛藥,在不開肚皮、不開刀的情況下完成,達到消融子宮肌瘤的目的。

婦產科醫生劉奕吟提到,與其他傳統治療子宮肌瘤手術方式相比,海扶刀具有三項優勢,第一可做到不開刀、無外科手術帶來的疼痛、失血;第二無放射線,利用超音波聚焦來消融肌瘤;第三免插管麻醉,係採舒眠麻醉、手術時間短,最重要可避免患者害怕開刀拒絕就醫。

醫生提醒,子宮肌瘤雖然是良性疾病,在保留子宮前提下,海扶刀提供另一項新選擇,但也不是適用於所有子宮肌瘤患者,在治療前須與醫師詳細討論,進行相關檢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