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點勿去美領活動 蔡若蓮:為校解惑 稱《國安自評表》無針對任何活動 參與應保教學相關
【明報專訊】教育局今年4月更新《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列明學校推行活動時應確保活動不涉政治宣傳、不當價值觀等。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訪問時表示,《檢視表》非針對任何活動,指本港社會仍有「軟對抗」,尤見於網上,而校園內則沒特別多「軟對抗」,強調學校帶學生參加活動時,應思考活動和教學有否直接關係。她亦回應近日學校收到局方提示勿參與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舉辦的美國國慶活動,蔡說當局只為回應學校疑惑。美領館曾譴責港府「打壓」,對於事件被指是「外交風波」,蔡認為事件被人炒作。
明報記者 曾諾晞
上任教育局長3周年,蔡若蓮接受本報及多間傳媒訪問,首度開腔回應美領事件,稱當局從沒針對任何人或活動發通告,但日常會回應學校的疑惑,舉例當局近月更新《自評表》,就採購、人事及外出活動等訂明指引(見表),當局亦會就指引向學校解釋,稱近日相關提點,是解釋時互動過程的一部分。
「去做布景板應唔應該參加?」
蔡若蓮認為,學校帶學生出席活動時應思考「大原則」,例如活動和教學有否直接關係。就學校應否參加美領舉辦的美國國慶活動,蔡反問「咁睇下你去參加做咩囉,你去做布景板咁應唔應該參加呢?」她說學生學習活動多元,不少活動可能來自非學術機構,學校有責任事前把關,確保活動和學習相關,「就唔係讔{時加插、突然之間(活動)」。
事件自上月底被廣泛討論,英國《衛報》、美國《華盛頓時報》等外媒亦有報道,美領發言人曾指港府「打壓干預」,網上有指事件已升級為「外交風波」。蔡若蓮認為事件被曲解炒作:「我唔知點樣變成一個風波?因為一句網媒說話而變成外交風波,會唔會作大魕O?」
談軟對抗 提考察團腸胃炎事件
近日政府高層常提及香港有「軟對抗」現象。蔡若蓮稱,校園內沒特別多「軟對抗」,倒是網絡世界較常見。她主動提及早前有高中公民科內地交流考察團學生患腸胃炎,不點名批評有網媒「大肆炒作」,稱傳媒可報道事實,但要看比例及分優次。她舉例,公民科交流團至今約13.5萬學生和1.55萬教師參加,「咁龐大嚗あr,你話冇人腸胃唔舒服就好難,咁我]會唔會淨係放大腸胃炎呢?」
她重申,批評政府或提出意見沒問題,「但如果在一件事上沒完沒了,蓋過整個公民科內地考察,咁就要諗個價值判斷建基於什麼」。
國安教育重「大安全」 鴉片戰爭作例
另外,教育局早前更新國安教育課程框架,提到會突出「大安全概念」。被問教師課上可以如何教授「大安全」內容,蔡稱框架就像一幅「大地圖」,教師教導時應將國安概念融入各科。她舉例,歷史課談到鴉片戰爭時,可延伸談健康體格的重要,否則會易被侵略。她認為教授時能給予情境,讓學生更易理解。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