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將於9月升中的Cindy(圖)形容自己「24小時都拿茪熅驉v,即使試過自行收起手機,但不足一小時就忍不住拿出來玩,「因為不知道做什麼好」。(鍾林枝攝)
放大
 
Cindy在社工引導下畫出自己面對學業壓力時的感受,圖中可看見她表示四肢會震,腦海中浮現老師對她說「你什麼也不會做」、「你做得不好」等說話。(鍾林枝攝)
放大
 
放大
 

[昔日明報]

 
港聞
 機癮求助 小學生急增佔15% 最細7歲 專家:或僅表徵限玩未必有用

【明報專訊】現代人「一人一手機」已為常態,小學生也不例外。有網絡沉溺輔導中心近年收到的小學生求助上升,3年前每年只有一兩個,現時小學生個案升至15%,年紀最細7歲。有小學女生經常機不離手,亦因此欠交功課、請假及與家長關係緊張。為阻她上網,其母試過出外買R時帶走上網用的路由器(router)。輔導中心指出,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限制手機用量,而是要從青少年自我形象、社交生活、興趣培養及家庭關係方面入手。

明報記者 艾博瑜

女生「24小時不離手」常欠交功課

將於9月升中的Cindy,念小三時開始擁有平板電腦,主要是玩彈珠遊戲、看短片和漫畫等,到小四時開始擁有手機,她形容每日「24小時都拿茪熅驉v,一放學便玩,「邊做功課邊看手機,直到(凌晨)兩三點」。Cindy曾因太夜完成功課,翌日要請假兩小時補眠,亦曾因欠交3次功課而留堂20日,不過仍無改她機不離手的習慣。

為阻女上網 母丟路由器出街

Cindy與母親常因玩手機起衝突。Cindy憶述最嚴重的一次,是媽媽責備她不做功課,她把自己鎖在房間內,「媽媽不知哪來的力,把門踢爛」。媽媽為了令她不再玩手機,可謂「用盡奇招」,試過外出買菜時把用來上網的路由器或她的手機帶在身上,甚至曾在2樓把路由器掉到街上,但Cindy的情G卻未見改善。

其後,媽媽向專業人士求助。2017年11月,Cindy正式接受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絡沉溺輔導中心的輔導。負責跟進Cindy個案的許姑娘察覺,Cindy沉迷手機與其學業有關。

溫習數學會手震 玩手機減不安

Cindy在班上成績不俗,中文科成績更是班上前列,惟數學科卻經常不及格。Cindy形容自己溫習數學時會手震、思緒混亂,因此她玩手機來減低不安情緒。

現時Cindy仍依賴手機,許姑娘經常邀請她到中心一起玩桌上遊戲和溫習等,「只要有別的選擇,Cindy便可把手機忘記」。Cindy則說,希望可以逐漸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衛署調查:最常1歲開始接觸手機

網絡沉溺輔導中心主任鄧震宇稱,打機及網絡沉溺有年輕化趨勢;中心每年平均有120至140個新個案,在2016年前,當中只有一兩個小學生個案;但至去年,小學生個案佔15%,年紀最小的只有7歲,是個升讀小一的男生。

據衛生署「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調查,2014年受訪小學生中,有3.2%表示每日花3小時以上上網,2017年則有13.1%,即3年升近10個百分點;而2017年的調查顯示,學前兒童開始接觸智能電話的年齡中位數為1歲(見表)。

鄧震宇說,年輕化趨勢歸因於手機、平板電腦在各年齡層普及,以及家長的求助意識增強。他強調,青少年沉迷手機的因素包括自我形象、社交生活、興趣培養及家庭關係,要解決問題,不能單靠限制青少年的手機用量,還要從這四方面入手,為他們尋找其他減壓方法。

 
 
今日相關新聞
機癮求助 小學生急增佔15% 最細7歲 專家:或僅表徵限玩未必有用
世衛定義電玩失調 未包括沉迷玩手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