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一個幾塊錢的菠蘿包
2022/10/6

離開了香港,你會最惦掛哪種味道?
港式麵包應是其中一種吧。
我家樓下的麵包舖天天下午都有新鮮麵包出爐,買慣買熟的顧客知道每款麵包的出爐時間,看準時機就可買到熱烘烘的麵包。
新鮮出爐的菠蘿包,一咬下去,鬆脆的酥皮散落身上,包身軟熟香甜,配上一杯香濃奶茶或咖啡,幾塊錢的美味,足夠滿足一個下午。
這頭 那頭
媽媽愛港式麵包,近年更愛在家自製。我把她做的菠蘿包照片發送給好友,住在海外的友人大叫:「好想吃!」信息只可傳遞影像,無法複製味道,遠走墨西哥多年的小墨說:「我想了一想,好像不太記得菠蘿包的質感。」附上一個流淚的emoji符號。
食物的香氣和味道所連繫的,是老家的回憶,也是鄉愁。我永遠也無法忘記,有年暑假到台灣旅行,在某個展廳讀到余光中的《鄉愁》時的觸動,簡單幾句打入心坎裏去。在這頭平常不過的食物,在那頭花多少錢也未必可買回來,即使找得到,那味道、那時、那地、那人畢竟不一樣。
白膠袋 啡紙袋
要說港式麵包的回憶,我總會想到念小學時的清晨,穿著黃色運動衣、長襪子、白飯魚,睡眼惺忪地站在隊列中等待校巴,雙手捧着麵包舖的白色膠袋,咬着腸仔包,一臉傻呼呼的樣子,大概是在想,為什麼要這麼早上學?我媽在這年紀,每朝早婆婆還未起牀,作為大家姐的她就獨自到街口麵包店買菠蘿包:「一毫子一個,六毫子六個。」那些菠蘿包是裝在紙袋裏的,像現時放雞蛋仔的啡色紙袋,自己吃一個,其餘留給家人,然後乖乖徒步上學去,天天如是。她說菠蘿包是吃不厭的,「那時候覺得熱的麵包就很美味,細路仔,有得吃就開心!」
問過幾個移居外地的友人,他們最想念的港式麵包離不開菠蘿包(另文)。如果學會自己做,每當想家就栽進麵糰裏,嗅着牛油和雞蛋香氣,咬一口新鮮出爐的自製菠蘿包,可暫時忘卻鬱悶嗎?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酒樓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