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葡撻和很多甜品竟源自修道院﹖
2023/4/6

英國人發明了吉士撻,葡國人也發明了葡撻。葡撻面上多了層焦糖,吃來更甜。連鎖炸雞店甚至以此作為甜品招徠。但大家可又知道,葡撻的起源竟來自修道院?其實不止葡撻,西方甜點的一大源頭,原來也是教會和修道院。
話說中世紀時,修道院會收到農民送來的各種奉獻,除穀物外,還包括蜜、雞蛋、牛奶、芝士、葡萄等果類,除了直接食用和製作麵包外,為了消化大量奉獻而來的食材,修道院也逐漸製作起葡萄酒和餅點等,並把它們用在宗教儀式上,如起初的聖體餅(Hostia),以及後來彌撒聖祭上的供品如祝福餅(Eulogia)和烏布利鬆餅(Oublie)等。慢慢地,這些餅點成了彌撒和節日食品,不單送給教會中人,且分發給民眾一同慶祝,分享神的恩典。不少修女更成了箇中好手,製作出形形色色的美味餅點、果醬、蜜餞。修道院也會把這些食品拿到城鎮交換其他日常用品,或籌點錢用,且被民間師傅學習和模仿,遂成各地名饌。大家熟悉的葡撻,正是其中一例。
每個葡撻附送糖霜肉桂粉
葡式蛋撻起源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貝倫區(Belém)的熱羅尼姆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古時修道院拿蛋白來為洗完的衣物上漿,剩下蛋黃不想浪費,於是拿來做點心,修女便發明了這種葡式蛋撻。後來1820年波圖爆發革命,蔓延全國,局勢動盪,修道院為了籌措經費,打葡撻主意,不單賣撻,更把食譜賣了給鄰近貝倫糕餅烘焙店(Pasté is de Belém)。這間1837年開始營業的糕餅店遂成為葡撻元祖店,遠近馳名,流傳各地,如今每天來「朝聖」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差不多10年前,還未處處封關,我曾到里斯本旅遊,當然到貝倫糕餅店「朝聖」。餅店就在前述修院旁邊,門面親民,記憶中當時葡撻大概是1歐元一個,稍貴,但要「朝聖」就自然要付premium,且每個撻附送糖霜和肉桂粉各一包,可灑在撻上吃,感覺高檔一點。你問我好不好吃?其實只要是新鮮熱辣出爐,就一定好吃。
我們提起葡撻,便會想起澳門,澳門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一切似乎順理成章,事實卻不然。葡撻在澳門公認的元祖店是安德魯餅店,它位於路環,30年前我在澳門大學教書時,都有特地光顧。但令人意外的是,店東安德魯(Andrew Stow)原來是個英國人,來自Essex,其妹妹Eileen受訪時回憶,1989年其兄長察覺街上沒有西式麵包店,於是決定開店,並賣葡撻供應當地葡萄牙社區。若然葡撻真的是由英國人帶給澳門,無疑是有點煞風景。
順帶一提,安德魯後來在1997年離婚,就如很多食肆夫妻檔一樣,離婚後另起爐灶,安德魯留守路環老店,而前妻唐志慧則以瑪嘉烈之名,在澳門半島經營餅店,後來更與KFC合作,這便是如今我們在炸雞店吃到葡撻的緣由。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酒樓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