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戒口 防病不成反傷身 怕高膽固醇戒蛋黃已out
2017/5/31

「牛肉燥、海鮮毒、瓜果涼……」大家都說You are what you eat,為了健康而節制飲食本屬好事,但若以為戒得愈清愈健康,就大錯特錯。特別是長期病患者,切忌盲目戒口,人戒我又戒。
戒口是因為身體出現疾病,需要限制飲食及配合其他治療,以控制病情。不過,坊間資訊氾濫,內容良莠不齊,缺乏科學根據的戒口謬誤滿天飛,有人卻奉為金科玉律,胡亂戒口,不但影響營養吸收,更可能耽誤病情。
近期,收到不少病友查詢戒口宜忌,今期就看看常見的戒口謬誤。
謬誤1:周身骨痛 戒海鮮紅肉?
不少人誤以為周身骨痛,是與痛風症(高尿酸)有關,因此要戒多種引致高尿酸的食材,例如:海鮮、紅肉、豆類、菇類、果仁等。
低尿酸餐只針對痛風
事實是,有多種關節痛症,最常見是退化性關節炎,還有痛風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肌肉疲勞等。低尿酸餐只是針對痛風症病人,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關節肌腱疼痛,完全沒有幫助。
當出現肌肉關節痛症,首先要醫生評估是否患上痛風症,有需要可驗血或抽驗關節液確認。痛風症患者確實是可透過適當的戒口控制病情,減少痛風症發作;但亦需要視乎病情的輕重而控制某些食物的分量及次數,胡亂戒吃或會引起其他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肌肉量下降、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症等問題。
謬誤2:怕塞血管腦中風 戒蝦蟹膽固醇?
身邊不少朋友或長者,都避免食雞蛋黃、魷魚、蝦、蟹等高膽固醇食物,以求減低心腦血管閉塞、冠心病、中風、認知障礙症等疾病的風險,卻忽略飽和脂肪、糖、鹽對身體的影響。其實,科學研究一早指出,人體只有二至三成的膽固醇是靠飲食直接吸收,其餘七至八成是肝臟自行製造出來;而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動物油、椰子油、棕櫚油較高含量)會增加身體製造更多的膽固醇。
糖、鹽、酒精禍更深
近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沒有建議要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豐富蛋白質及低飽和脂肪酸的全蛋及海產,算是健康食材之選,建議可代替一部分紅肉及肥肉。反而,要留意過多糖分和酒精,會增加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含量,會增加血管栓塞的風險,而過量鹽分則會增加高血壓及中風風險。
謬誤3:服食薄血藥 戒維他命K?
隨人口老化及肥胖,不少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當中很多人需要服用薄血藥,以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不少病人以為服用薄血藥便必須戒口,把維他命K的攝取量維持穩定水平,但事實是否如此簡單呢?
其實,醫生會因應不同病况開出不同的薄血藥,常見包括阿士匹靈(Aspirin)、華法林(Warfarin)等。
維他命K要維穩非禁絕
阿士匹靈可減少血小板的凝固,使血液順利通過血管,與飲食中的維他命K沒有相互作用,因此不需要吃穩定維他命K(又稱薄血藥餐),亦即毋須戒口。
華法林則直接抑制血液中維他命K的凝血機制。飲食中攝取維他命K,例如:某些蔬菜及水果,會中和華法林的部分藥力。如果攝取過量維他命K,藥力便不足以稀釋血液以保持血管暢通;如果飲食中嚴重不足維他命K,藥力會過盛而增加內出血風險,不及時處理可致死亡。因此,醫生需要定時為服用者驗血以調校藥物劑量,而服用華法林的病人,絕對不是戒清維他命K食物,而是要進食穩定分量。
另外,還有一些抗凝血藥物毋須戒口,它們的機制都有所不同,建議諮詢醫生意見,千萬別胡亂戒口。
總括而言,必須了解身體狀態及有關藥物才配以適當的戒口行動,以達最佳預防及治療效果;胡亂自行戒口,不但會耽誤病情,甚至會嚴重影響健康。有關戒口問題,可請教醫生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士,不要道聽塗說,人云亦云了!
文:蘇永源
編輯:林信君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酒樓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