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炒米粉
2023/4/27

近來備課的時候,發現了一件事:原來我爸跟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同年出生。
如果他還在的話,就會跟村上春樹一樣,今年73歲。
我不知道他會否喜歡村上春樹的小說;
但比起村上春樹喜歡吃的意大利粉,他肯定更喜歡吃米粉;因他早餐常吃齋米粉。
米粉仔安肚
雖然村上春樹不是我爸那碟粉,但精於炒米粉的文學名家,還是有的。台灣著名翻譯家和飲食作家林文月的《飲膳札記》,收錄了一篇〈炒米粉〉;裏面手把手教導讀者如何選米粉、切炒料、下鍋炒,步驟具體仔細又深入淺出,可說是炒米粉新手的寶典。
「炒米粉」是林文月置身時代的常見家庭菜式;可以是尋常天的一日三餐,也可以是宴客日、拜神日的鎮桌要角。林文月認為「炒米粉」之所以能穿梭於大小餐桌,是因為這道菜式既是主食,又是小食,所謂「米粉仔安肚」(意即「米粉可以填飽肚子」):
「我記得剛回台灣時,台灣人民的生活尚未富裕,一般家庭宴客或各地區的大拜拜時,一上桌總會見到一大盤或一大碗炒米粉,但也多數無甚作料,只是用葱或紅葱頭爆香炒出來的一堆白白的食物,[……]比較講究的,在配料方面有所增色,加入一些瘦肉、蝦米、香菇以及其他素菜佐陣。」
「米粉仔安肚」,我想我爸會非常贊成林文月的說法。上了大學後,老家的廚櫃常常堆着些「超力」即食銀絲米粉。我最初不知道是誰要吃的食物,後來才曉得是我爸的早餐——他的早餐一向不是「山崎」的袋裝麵包嗎?換成即食米粉,大概是因為比較飽肚。「飽肚」、「有米落肚」是我爸吃飯的重要原則:有大碗白飯就好,有大碟米粉就好;不然有半鍋粥也不錯。菜、肉你們多吃。
林文月的炒米粉秘訣
林文月認為,每個廚房炒出來的米粉,都不一樣:「雖然炒米粉是台灣家庭的極平常的吃食,但每個家庭主婦的師承來源不同,每個廚房端出來的成品也往往同中有異。」這裏說到的「同中有異」,似乎也包括「好吃/難吃」吧。同樣是米粉、豬肉、蔬菜,有些人炒得又香又好看,有些人則炒成乾巴巴的米粉碎。
<米粉如何炒不斷、炒不乾呢?林文月的方法是事先用常溫清水把乾米粉浸軟;炒的時候要毫不吝嗇地添油添水、輕輕由下至上拌炒。米粉彈性不足的話,添水會愈炒愈爛,所以會事先用常溫水浸軟。火力也須不時調整,否則過猛會焦,過弱會糊。/div>
這樣看來,從備料到下鍋亦要面面俱到,米粉方可炒得美味;直接拿米粉、炒料去放湯,不就乾手淨腳了。有時我會這樣想。
米粉夠韌才耐炒
<我們炒米粉時,還得挑選米粉的類型。或乾或濕,米粉必須夠韌才耐炒。林文月用的是台灣米粉,包括「水粉」和「炊粉」。從前兩者一粗一幼,製法和用法不同;炒的一般是炊粉。現在除了「水粉」和「炊粉」,還有標示「純米粉」、「調合米粉」之類。米的成分不足,就只能叫「水粉」和「炊粉」了。/div>
廣東米粉的分類比台灣米粉複雜,主要以「銀絲米粉」來代表幼米粉、「東莞米粉」來代表粗米粉;有時又見「東莞銀絲米粉」,寫法不一。即或是粗米粉,也不一定適合翻炒;炒的通常是寫上「排粉」的粗米粉,而另有「銀絲炒米粉」。
可溫水泡軟或沸水泡散 忌烚
炒廣東米粉,我不喜歡用幼米粉,喜歡粗米粉。這樣可以選沒有標示「銀絲」的;長方形的比正方形的更適合拌炒。粗米粉的炒料可以硬、脆,切得粗一些。廣東粗米粉比台灣粗米粉更韌;若沒空用常溫清水慢慢泡,可用暖水泡,或者用沸水泡散後脫水燜軟。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像意大利粉那樣在不斷加熱的水裏烚熟。
說起烚意大利粉,我又想起村上春樹。如果我爸像村上春樹一樣喜歡跑步、常常抽空吃一大盤蔬菜;如果他少吃些「一堆白白的」齋米粉,多吃放滿冬菇、木耳炒米粉的話,他也許會像村上春樹一樣健康吧。我打開廚櫃,看着P買給自己的「福字」米粉和買給我的「公仔」米粉,禁不住皺一下眉。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餐館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Tel.: (604) 231-8998     Fax: (604) 231-9881/9884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