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城大研新型傳感器 10分鐘驗肉類海產變質 準確度95%
(2018/9/21)



市售肉類及海產不時傳出組胺或甲醛含量超標,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香港城市大學團隊研發一款新型傳感器,只需將1克樣本混合水,抽取一滴汁液滴在「電極芯片」上,10分鐘內可得出化驗結果,準確度達95%,當中成本只需百多元,一般市民亦可操作。團隊將與內地食品供應商合作,進行行業測試。

領導研究項目的城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Roy Vellaisamy說,組胺及甲醛均是食物如海鮮及肉類中常見的污染物。食物受細菌污染時會產生組胺,是食物變質的指標。甲醛雖然可由海產自然產生,但亦有不法商人會額外用作添加劑,令貨品看似較新鮮,但對人體有害。

Roy說,目前要化驗食物樣本需在實驗室進行,且需耗時一兩日,每次收費數百至過千元,故此10年來一直研究有否更快、方便簡單、無需在實驗室進行的化驗方法,讓食物供應商、餐廳甚至普羅大眾,亦可自行化驗食品安全作初步篩查,並上報有問題樣本。



參與研究的城大化學系教授林漢華說,組胺及甲醛均能溶於水,用家只需將1克食物樣本混合水,再滴到傳感器的電極芯片,芯片便能偵測這些物質的分子結構,即使當中含量少至100毫克亦能測出,過程約10至15分鐘。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現時香港沒有特定法例,規定魚肉的組胺含量。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魚類製品中的規定組胺含量,則定為每千克魚肉內不得超過200毫克。至於甲醛可由海產自然產生,但不能額外加入,以新鮮蝦為例,每公斤自然甲醛含量只有約1至2.4毫克。

林漢華補充,有關項目入選「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並獲國家海洋局及財政部和廈門電子科技公司合共資助2000萬人民幣,另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檢驗中心亦有參與合作,正在測試相關產品,預料年內會與八至十間內地食品供應商合作。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