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曝光 實測至少3防煙門難關妥 消防顧問質疑不合格 有住客指法團管理參差「門常半開」

[2024.04.13] 發表
懷疑是起火源頭的天井位置面積約100平方米,有通道連接至1樓走廊。鐵皮簷篷佈滿灰燼,天井地下有大量雜物。有住客說以往「都幾多人扔垃圾落去」。(明報記者攝)
1樓走廊完全熏黑,假天花、電線懸在半空,原本包蚢q線的膠皮亦焚牷A地下滿佈黑色污水,夾雜破碎瓷器。(明報記者攝)
1樓雙掩防煙門裝有不鏽鋼腳板,火警後整道門損牷A其中一扇門外皮脫落。門上貼有中英文「防煙門 要關好」標語。(明報記者攝)
記者將3樓防煙門推到最盡,門在關閉途中停下呈半開狀態,需用力再推才關上。有消防顧問指門邊無遇熱膨脹的防火條,懷疑不合最新標準。(明報記者攝)
華豐大廈外牆昨午有玻璃碎片掉下,消防升起雲梯清除碎片(圖),晚上再升雲梯拆除損珛&堙C(孫華中攝)
華豐大廈昨早仍未完全解封,警員續為住客登記安排上樓領取物品,另有不少市民到門口獻花悼念。(楊柏賢攝)
4樓一道雙掩防煙門關上後,亦會有一道數厘米的門縫。(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釀5死40傷,本報記者昨天傍晚進入火場觀察,1樓及2樓損珜昉Y重,事隔近兩天仍聞到燒焦味,1樓天花板電線塌下,地下滿佈黑色污水,夾雜破碎瓷器;該層一道防煙門被燒至黑色、外皮剝落。消防處昨指有11層的防煙門損牷A本報記者昨日實測該11層多道防煙門,發現至少3道未能關妥,有防煙門即使用力仍不能關上;另有防煙門關上後仍有一道數厘米門縫。有消防顧問質疑該處防煙門未能符合最新標準。

消防:2月無詳查年檢紀錄

消防處昨日呼籲市民,如就火警拍下事發經過,可以電話或WhatsApp 55791324聯絡消防。本報昨引述消防處報道,消防安全總區人員曾於今年2月9日巡查華豐大廈,並沒發現火警危險;消防處昨日補充,當日巡查目的是檢視消防安全改善工程,當時並沒為所有消防裝置及設備的年檢紀錄詳細調查。截至昨晚10時,火警中5人仍然危殆,1人嚴重,7個月大女嬰情G轉為穩定。

天井連接1樓走廊 矮牆分隔

本報記者昨天傍晚在大廈內觀察,發現位處1樓、火警當天有住客騎在窗口揮手求救的單位,被分成至少6間細房,有房間屬「開門見H」格局;單位內走廊滿佈雜物,地上仍有大量污水,大門及天花板嚴重熏黑,盡頭的房間門窗仍然打開。其他樓層則未受太大影響,大門亦未有被撬開,晚上有小量住戶返回單位執拾。1樓走廊位置有一道燒黑的大型招牌,隱約可見「卡拉OK」4字,但翻查大廈水牌未見大廈1樓設有娛樂場所。3樓有滅火筒早於2021年1月檢查後,未有再檢查紀錄。

至於懷疑是起火源頭的天井,目測面積約100平方米,連接1樓走廊,有通道可進入,通道以外僅以矮牆和窗戶或鐵絲網相隔,濃煙能從天井蔓延至走廊。該處鄰近的單位外牆變黑,鐵皮簷篷變形變色,有多個破洞;天井亦充滿焚燒痕[,剩下金屬手推車、一些木製工具、清潔用品及膠桶等。大廈內茤苳弇姚]林立,大多是「一茪說v形式,低層多個單位房門被撬開,有部分單位則另外用鐵鏈鎖上。

大廈設有3條走火樓梯,最高的16樓為天台。本報記者檢視消防指有問題的11層兩邊樓梯的防煙門,將防煙門打開到最大後觀察能否自然關上,發現3樓、5樓及11樓防煙門呈半開狀態,其中11樓的防煙門即使用力仍不能關上;4樓一道雙掩防煙門關上後仍有一道數厘米門縫。有防煙門貼上中英文「防煙門 要關好」標語。

門縫數厘米 顧問疑難防煙

消防顧問梁錦得觀察本報拍攝的照片,質疑華豐大廈用的是舊式防煙門,以目前標準來說不合格。他指該些防煙門門邊沒有遇熱膨脹的防火條,玻璃面積較大。部分防煙門有崩角甚至不同程度損牷A估計火警前已破損。他以2樓的雙掩防煙門為例,一邊門被熏黑,另一邊則無嚴重變色,估計有人逃生時無關上其中一邊,令高溫和濃煙冒出;另懷疑4樓的門縫令防煙門起不到防煙作用。

天井露天位多電線 顧問疑非法

梁錦得指有防煙門安裝不鏽鋼腳板,令防煙門底部較耐用,如屬後期加工,腳板或會影響關門流暢度。他又指根據舊標準,所有50毫米厚、實木門都可稱防煙門,但新標準下防煙門要經測試檢驗,能抵擋特定高溫才合格。

他又稱,走廊天花板有很多電線,包住電線的PVC膠皮已焚牷A會產生有毒物質,蔓延至樓梯及走火通道;天井亦有很多電線於露天位,估計涉及非法設計,目的是增加電源使用。

10樓住客黃先生稱,大廈十多年前由另一管理公司打理,當時管理費較貴,但質素較好;近10年法團「奏f蟆窗v,質素參差,部分樓層防煙門因門鉸位置損壞,經常保持半開,需用力才可關上,情G持續多時。黃又說天井有排水管及鹹水喉,「都幾多人扔垃圾落去」,1樓健身室則有通道可走到平台位置,不時在樓梯口看到有人吸煙,「賓館囍礅(將煙頭)扔薔等h」。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政府2022年起研究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及後本港取消器官捐贈的宗數急增。47歲男子涉於去年盜用他人資料取消登記,他否... 詳情
陳梓華:Mark Simon稱黎願墊500萬 讚登報成效鼓勵「做多齱v 可供經濟、人脈、傳媒協助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第59日審訊。控方從犯證人陳梓華首日作供,表示2019年6月登... 詳情
【明報專訊】陳梓華昨日供稱,他在「G20」眾籌登報活動中負責協調報館的發票與收據往來。其中一次為「G20」打算在台灣《蘋果日報》(台蘋)登廣... 詳情
陳獲中國法律碩士 2018年起任法律助理
【明報專訊】第五名「從犯證人」證人陳梓華昨日在3名懲教人員陪同下出庭。他身材中等,身穿深灰色西裝外套、白色恤衫並戴幼框眼鏡及藍色口罩,以非宗... 詳情
逾期稅單23萬張 涉208億 印花稅連年減 學者指疫後「無好過」
【明報專訊】立法會下周舉行特別財委會審議政府開支,根據稅務局提交的文件,截至2月底,逾期未繳的稅單累計共23萬張,涉及稅款約208億元;稅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