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歷史題評卷參考:滿分須兼提利弊論據

[2020.07.17] 發表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被指嚴重傷害國民尊嚴、誤導考生,終要取消及不計分。考評局昨披露該題評卷參考,稱若要全取8分,不論任何立場,答案都要提出利弊兩方論據。歷史科教師張往稱,評卷參考印證不論答題立場,均可利用資料及個人所知作答。考評局歷史科委員會主席劉智鵬稱,題目冒犯,是要學生強行從一段歷史找一些利處。

早前有考生就取消試題申請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教育局及考評局應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要求,昨提供今年DSE歷史科被取消試題的評卷參考,共兩個版本。

考評局昨解釋兩版本,「初稿」由審題委員會在擬題時一併撰寫;而經修訂的版本,則供考評局委員會討論該分題時作參考。意味即出現試題爭議後,才有修訂版本。

「日為清設速成學校」資料

可解讀「令人低估現代化難度」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5月尾初步檢閱答案後,指57.1%學生答「弊多於利」;38%答「利多於弊」。據評卷參考修訂版本,若該題要取滿分(8分),不論任何立場,均須提出弊與利兩方論據,且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見表)。

題目附有兩份資料,包括日本為清國學生開設一年制法政速成學校。評卷參考列例子,可見「日本對清政府的改革作出支援」;然而「速成」的學習模式,讓國人不現實地以為現代化可速戰速決。

教師:證兩立場皆能利用資料

歷史科教師張往稱,爭議初時,有人質疑試卷資料偏重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處,但從評卷參考可見,學生在引用兩份資料下,仍能同時談及利弊,「學生個人知識即使不足,只記得侵華事件,但都可從資料看到,日本嘗試於民初年代掠奪中國經濟利益,予考生討論、選擇立場的空間」。他稱,不論學生答「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從評卷參考可見提供了充足的答題線索。

考評歷史科主席批題目冒犯

考評局歷史科委員會主席、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稱,題目問法冒犯(offensive)、不適當(inappropriate)、不專業(unprofessional),「這不是問答遊戲,不是測試學生思辨能力,而是看學生於歷史科所學,強行在一段歷史找一些利處,平衡弊處,作有利有弊的陳述,完全沒法理解,題目沒有教育意義」。他質疑擬題者是否對歷史所知不多,甚至別有用心,認為取消試題做法合適。

更多教育
港大附屬學院 網上到校皆可報讀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下周三(22日)放榜,據考評局資料,今年學校考生約4.6萬人,較去年少約5%。職業訓練局(VTC)昨稱報讀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