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通識﹕批判與建設並重

[2014.12.04] 發表

【明報專訊】通識科經常要運用批判思維,要同學以多角度思考評論和判斷資訊和觀點,加以批駁或加以採納,難免予人「只重批評,輕視建設」之感。因此,我習慣在教學過程加入「建議」部分,加強正面和建設性思維訓練。

(見表)

有人認為議題討論中沒有必要引入「建議」教學,一來易流於「吹水」,同學或隨意提出一些空泛的方法,二來跟多角度思考無關。其實,在探討時加入建議環節,不但可避免討論流於負面批判,也可以讓同學理解議題的複雜性,訓練多角度思考。請先看以下例子﹕

文憑試前夕,名師予學生三個考取佳績的錦囊。

錦囊一﹕閉關苦讀,每天睡兩小時,爭取更多時間溫習。

錦囊二﹕多吃核桃和豬腦,「以形補形」增進腦力。

錦囊三﹕留意重點,重點就在課程之內。

大家不難發現,錦囊一雖有一定「成效」,但超出人體極限,「可行性」成疑。錦囊二無疑可行,條件和資源易得,但「成效」恐怕有限。錦囊三方向正確,但欠「具體細節」,內容「空廢」。我提這個例子旨在帶出教授「建議」的幾個方向,希望同學從正反角度(成效和可行性)分析;也要求同學具備背景知識和解說能力,作具體而深入的陳述。

至於如何教授「建議」,以下提出兩個方向供大家參考﹕

主題﹕教授人口老化問題後,針對有關現象和影響提出應對方法

˙先分組討論,每組設想若干解決問題的建議,要具備細節,申述所需資源和預期效用

˙各組匯報後再展開第二輪討論,選出「最可行」和「最有效」的建議各一

˙分組討論,組內設定建議者、審核者、裁判者等角色,建議者提出方法及推介成效,審核者從效能、針對性、可行性等角度分析或提問。聽罷雙方意見後,由裁判者決定是否採納建議

一言蔽之,通識教學要融入批判與建設兩種元素,否則批判者會自以為是,不知問題的複雜和難處。同樣道理,建議者欠批判思維又會脫離現實。因此,兩者宜並行和互補。

文﹕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黃家樑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 Ho Sze Wai問: 我今年讀中五,現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企會財/BAFS)、物理、經濟和M2,打算退修企會財或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通識教育科考試卷二佔整個公開評核比重30%,設三條延伸回應題,考生需選答一條。卷二評核的重點是高階思維能力、更廣泛的知識與概念應... 詳情
試題拆解﹕科技助青少年建立關係
【明報專訊】˙資料A 90後成長於數碼科技年代,調查發現他們視智能手機程式WhatsApp及交友網站facebook為生活中最重要,手... 詳情
【明報專訊】◆資料一 不單香港人希望要回藍天,就連2008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也是以「綠色...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政府大型基建工程超支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 ˙顧問教師﹕中聖書院 程斃v老師 學習目標 ◆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