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安老政策

[2015.06.11] 發表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見圖)

■相關概念

人口老化(ageing population)

安老政策(elderly population)

持續照顧(continuum of care)

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

參考資料

1.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

「安老院舍質素監管」:link.mingpao.com/26209.htm

2. 社會福利署,安老服務: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elderly

■模擬試題

˙資料A

大埔劍橋護老院被揭涉嫌讓長者露天脫光等洗澡,社會嘩然。表面看來,社署行使公權力,嚴辦這家護老院,不過審視社署的處理,反而突顯私營安老院問題叢生。部分院舍長期惡待,甚至虐待長者,與社署監管不力有直接關係。另外,這宗個案除了暴露社署執行出問題,還揭示安老政策千瘡百孔,特首梁振英應該責成政府檢視院舍照顧長者的政策措施。

護老院不獲續牌,繼續經營即屬違法,院舍內長者去向頓時成為問題。長者和家人在資訊不清的情G下,對於應該怎樣安排則會感到無所適從。其次是社署為何打算不續牌,「回應」並無交代,公慾ㄙ器D是否與長者露天赤身露體輪候洗澡有關,或是院舍未符合其他要求。

社署處理這宗惡待長者事件表現出我行我素,有罔顧長者和家屬感受不安之嫌。

˙資料B

特首梁振英稱,對老人院涉虐老事件十分痛心,會嚴厲跟進。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促梁收緊安老院條例,要求所有安老院認證。梁回應稱,安老院舍問題涉及土地樓房及人手不足問題。由於租金樓價高,有些人在老人院只有「一張單人H、一個H頭櫃、一張沙發」,若政府可向非牟利團體辦多一些老人院舍服務,相信老人在院舍會有更多空間。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回應說,梁振英把安老院舍問題歸咎土地不足,是不掌握情G,他認為不少院舍未有以人為本,本可以收較高費用,以提供更好質素服務,但為了營商未有這樣做。老人權益促進會副主席藍宇喬斥責特首把事件簡化為土地問題是藉口,認為事件與行業的服務文化,以及沒有投放資源於員工培訓有關。

˙資料C

2013年7月,內地實施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立法規定與年老父母分居的子女要經常看望或問候父母,不得冷落老人,用法律保障傳統道德。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于寧表示,法律有約束力和倡導性,可令社會更重視敬老等傳統價值。但倫理和法理難以量化,如難以量化「經常」、子女如何自主安排假期和是否真心探望父母,執行上有難度。

˙資料D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分析,現時香港長者主要靠儲蓄、綜援和強積金支撐生活,但三者各有局限,因此需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他認為全民退休保障的意義在於扶貧和回饋,扶貧是要協助低收入退休長者維持基本生活,而回饋不止「敬老」,而是尊重長者過去對社會的付出。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及B,指出和說明香港的安老院政策存在哪些問題。

2. 參考資料C及D,在提供長者合適的生活質素上,比較子女及政府各自責任的大小。

◆延伸回應題

3.「香港的土地資源應優先予長者住屋或院舍之用。」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尾另文)

更多教育
觀點與角度﹕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爭議
【明報專訊】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日前搭港鐵時被兩名婦人粗言謾罵,包括針對其性取向,其間有女乘客仗義執言,亦同被侮辱。陳說事件證實「性小眾... 詳情
權益系列﹕融合教育 路遙遙
【明報專訊】接受教育是基本人權。香港自1997年起推行融合教育,讓「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除特殊學校外,也可入讀普通學校,背後理念為何?提倡保... 詳情
畢業出路﹕幼兒教育 教學生做人
【明報專訊】不少家長對「贏在起跑線上」深信不疑,認為如不盡早培養孩子的潛能,他日會在終點輸得很慘。究竟教育是什麼?長洲聖心幼稚園校長李鳳鑾告... 詳情
學生投稿﹕經濟發展與生活素質
【明報專訊】我認為側重於經濟發展無助提升香港人的生活素質。以下我會從心靈上的滿足、社會發展平衡和貧富懸殊等方面作出分析。 首先,我認為...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的香港甚至中國物慾橫流心靈空虛,同學很細緻而具體地剖析了心靈的豐裕才是快樂之源。正如同學們在通識科今日香港生活素質主題中所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