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英基申加學費 小一破10萬
時事通識教材.時事焦點:學民停運作 組政團新學生組織
少年必讀﹕朱漢強×《史懷哲傳》.改變社會 從小事做起
一句成名﹕亞視存亡
時事練習題﹕失明學生遇嚴師 點醒缺點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免惹示威 學校典禮避邀吳克儉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吳克儉日前出席伊利沙伯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慶典禮,被示威學生包圍,留在車內半小時拒絕接信而惹爭議。有校長向筆者說,社會及校園政治生態已改變,即使校內沒學民思潮等組織成員,也可能有個別學生示威,雖不是要阻止,但要處理示威也麻煩,還要應付隨之而來的傳媒,故未來舉行典禮,寧邀請教育局其他高官,也不請吳克儉。教界亦估計,吳經此一役,日後可能效法特首梁振英絕[於大學畢業禮,不再於中小學現身。

教育局長當然不是隨傳隨到,筆者聽聞,由辦學團體或有江湖地位的校長出面,較大機會邀得局長出席學校典禮,典禮亦要夠重要,如逢五或十周年校慶、或學校成立創意中心等。教育局分區還會先為該校「起底」,了解有沒有欺凌事件、有沒有學生屬社運分子,若有當然避之則吉;若局長決定應邀出席,則通常有副手「傍住」,包括所屬地區的首席教育主任及學校發展主任(負責指定學校事務的官員,俗稱「校主」)。

局長應邀前 學校先被「起底」

局長出巡一般被視為有兩項任務,一是表現親民形象,二是嘗試了解校G。教界有個傳聞,指多年前羅范椒芬任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時,獲邀出席某校典禮,她特意提早半小時到達,把車停在校園附近,悄悄觀察師生表現,留下不甚佳的印象。至她進入校內,應當時正推動教改、鼓勵閱讀,遂問教師「有無買書給學生看?」、「買什麼書?」教師答不上,羅太不滿,回辦公室後向下屬表達關注。就此傳聞是否屬實,羅太對筆者說﹕「咁多年前,我去過咁多間學校,唔記得晒啦,我淨係記得有個校長,連個老師鵀W都叫唔出。」

過往惹火如前教統局長李國章及羅太,出席學校典禮都未遇過學生示威,但時代變了。據了解,今次是由辦學團體(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教育推廣機構)邀請吳克儉主禮。有校友和學生一早張揚言會示威,吳事前亦知悉,但他最後拒接請願信,有學生失望嚎哭。

教界﹕拒下車聽訴求 吳「今次輸了」

部分教育界人士不約而同向筆者慨嘆,吳今次可謂輸了。其實他被包圍時,只要致電找校長出面,由校長陪同接信,學生一定會「畀面」校長,「就算學生推撞,最多跌一跌,不會怎麼受傷,而且現場老師和警方都會保護他(吳);學生如果夠膽推撞局長,輿論一定批評他們」。若吳想進一步表現願聽民意,還可以跟學生找個課室聽訴求,「局長講明之後要出席什麼活動,只可給學生30分鐘,夠鐘就可以走」。

(教育線眼)

(逢周三見報)

余諫之

 
 
今日相關新聞
免惹示威 學校典禮避邀吳克儉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