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常識:新一代雜交水稻
【明報專訊】◆熱門新聞 節錄
新雜交水稻料畝產1333公斤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率領團隊研發第三代雜交水稻,日前在湖南接受首次公開測產,專家組評定,最終畝產達1046.3公斤。袁隆平表示:「達到預期,很滿意。」他還透露,未來目標是1公頃產20噸,即畝產1333公斤。
根據測產結果和另外兩處未測產試驗田的觀摩結果,專家組認為,這次3個組合均表現出株型優良、莖稈粗壯、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籽粒充實飽滿、後期轉色好、不早衰等特點。專家組指出,第三代雜交晚稻新組合表現優勢強,產量有重大突破,建議國家及相關單位給予大力支持,加快推動產業化進程。
根據資料,水稻畝產700公斤已是大豐收,2012年湖南曾種出畝產900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
■新聞關鍵概念逐個解
.水稻.
稻米是人類主要糧食之一。種植的稻一般分為水稻及光稃稻(又稱非洲稻),水稻種植源於中國,據說現存發現最早的種植地為中國湖南。
◆新聞常識 Q & A
Q: 稻一定要用水種嗎?
A: 水種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水種是將稻插在水田(即能積水的田地)耕種,使用這方法種植的稻稱為水稻。
.雜交水稻.
是一種繁殖水稻的方式。水稻有雄蕊及雌蕊,當雄蕊花粉落到雌蕊就會結合再長成稻米。多年前曾有學者發現有些野生水稻雄蕊不育、未能授粉,慢慢發展出利用其他方式為水稻雌蕊授粉培植,便是雜交水稻。
Q: 稻不授粉就不能生長嗎?
A: 就像人類生育,稻也需要通過雌雄蕊花粉結合來繁殖下一代,缺少任何一方的花粉,就沒法繁殖了。
.畝產.
農田或土地的面積多以「公頃」(國際單位)或「畝」(中國或部分東亞國家所用的單位)表示,1公頃為100米×100米,即10,000平方米,相等於15畝地。畝產指在一畝的田地範圍內可種出的稻米數量。
Q: 香港的農田用哪一個單位?
A: 香港的農田或土地面積均以「公頃」為單位,根據漁護署資料,2018年底,本港生產蔬菜 、雜糧作物的耕地面積分別為311公頃及28公頃。
.水稻特點.
種出更多稻米的水稻一般有這些特點:早熟、較矮小肥壯不容易被吹倒(耐肥抗倒)、稻穗較大(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等。
Q: 沒有以上特點的水稻就不能種出稻米嗎?
A: 不是,只是品質較好的水稻一般具備以上特點,可種出較多稻米。
■玩一玩
每題答對有1星,滿分5星。答對一題可將星星用顏色填滿,來看看自己有多少顆星吧!(提示:部分答案可能在新聞內出現啊!)
1. 水稻可產出哪種主要糧食?
A. 粟米
B. 小麥
C. 大米
D. 大麥
2. 水稻可以通過哪種方式生長?(可選多於一項)
A. 自然生長
B. 絕育
C. 雜交培植
D. 以上皆是
3. 根據過往雜交水稻種植的數據,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植方法畝產是過去多少倍?
A. 1.5倍
B. 2倍
C. 2.5倍
D. 3倍
4. 以下哪些是優良水稻的特點?
A. 生長較快
B. 不容易被吹倒
C. 比較矮小
D. 以上皆是
5. 除上文提及,以下哪些是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
A. 泰國
B. 德國
C. 加拿大
D. 以上皆是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mind map:雜交水稻(見圖)
◆知多點
誰是袁隆平?
袁隆平(圖4)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通過研究雜交水稻方法嘗試培植稻米,並成功提升稻米產量,因此被視為雜交水稻方式的研究權威。
■想一想
研究種植方法、不斷改良對人類糧食供應有何意義?
■關鍵詞
雜交水稻 hybrid rice
公頃 hectre
豐收 harvest
■知多點
哪國種出最多稻米?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指出,稻米是全球三大主要糧食之一。全球約九成稻米都產自亞洲,其中中國、印度、印尼等為主要生產稻米的國家,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
(答案見另文)
文:大海
圖:資料圖片
[常識天下 第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