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殺滅致癌病毒方法 學者:冀3年完成研究
【明報專訊】全球近95%人口受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病毒)感染,此病毒每年導致全球20多萬宗癌症新症,更有2%癌症死亡病例是EB病毒引致的惡性腫瘤引起。港大研究團隊發現,源自人體的Vδ2-T細胞的外泌體(即細胞外囊泡)能有效殺死EB病毒相關腫瘤細胞,也能誘發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力。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授涂文偉期望,將來能以此技術研發能預防及治療EB病毒腫瘤的疫苗,盼最快能3年內完成第一及第二階段臨H研究。
EB病毒唾液傳播
相關腫瘤鼻咽癌胃癌
EB病毒透過唾液傳播,小童尤其易受感染。與其相關的腫瘤包括鼻咽癌、胃癌等,本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療及化療,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多。過往曾有學術團隊研究以Vδ2-T細胞療法,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但療效在某些癌症患者難以擴增,甚至可被誘導腫瘤生長。涂文偉團隊發現Vδ2-T細胞的外泌體與該細胞成分相似,同樣具有抗腫瘤作用。
外泌體是能調控細胞之間信號傳遞的小細胞外囊泡,涂文偉解釋,Vδ2-T細胞外泌體體積小,大小僅有50至120納米,與新型冠狀病毒相若,相對較細胞穩定,而且能完全滲透於腫瘤細胞當中,而且不會攻擊體內其他細胞。
測試新法治胃癌
百日存活率達半
涂文偉補充,Vδ2-T細胞外泌體當滲透入腫瘤細胞的時候,能猶如鑰匙開鎖一樣,令腫瘤細胞的死亡受體產生反應而導致其凋亡。團隊以人源化小鼠模型做測試,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治療EB病毒相關胃癌100日存活率達半,而全部對照組70多日後便全部死亡。
另外,團隊又發現,同種異體的Vδ2-T細胞外泌體比自體的有更強的抗腫瘤反應,另外也能增加另一種人體的T細胞向腫瘤組織的浸潤,並誘導更強大的抗腫瘤免疫力,從而達到加乘的抗腫瘤效果。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王系偉說,這原因有二,一是由於癌症患者自身的細胞較為虛弱,二是由於T細胞遇到外來,非自體的外泌體能產生更大的反應。
涂文偉表示,論文在上月底於《科學轉化醫學》發表後,已有數間藥廠接洽商討合作,他期望3年內完成第一及第二階段的臨H測試,其後隨即開始第三階段測試,期望兩年內完成,將來能推出抗癌及治癌的疫苗,屆時能用於健康人士身上,一次注射能有效5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