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食堂:飲食三類人

[2021.01.20] 發表
食材只要夠新鮮,即使非什麼山珍海錯,亦毋須複雜烹調,已教人吃得津津有味。

【明報專訊】■原文

飲食之人有三。

一餔餟【1】之人。食量本弘【2】,不擇精粗,惟事【3】滿腹。人見其蠢,彼實欲副其量,為損為益,總不必計。

一滋味之人。嘗味務遍,兼帶好名。或肥濃鮮【4】爽,生熟備陳,或海錯陸珍,誶【5】非常饌。當其得味,盡有可口。然物性各有損益,且鮮多傷脾,炙多傷血之類。

或毒味不察,不惟生冷發氣【6】而已,此養口腹而忘性命者也。至好名,費價而味實無足取者,亦復何必?

一養生之人。飲必好水,飯必好米,蔬菜魚肉但取目前常物,務鮮、務潔、務熟、務烹飪合宜。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不窮炙?【7】,而足益精神。省珍奇烹炙之貲【8】,而潔治水米及常蔬,調節頤養,以和於身地,神仙不當如是耶?

《食憲鴻秘.飲食宜忌》

■註釋

【1】餔餟:吃喝。餔,吃。餟,同「啜」,飲

【2】弘:大

【3】事:事奉,以某事物為先,文中指「追求」

【4】鮮:一作「滋味甜美」。一作「新鮮」

【5】誶:說話

【6】發氣:散發脾臟之氣

【7】炙?:炙,燒烤。?,煎炒。文中併合指「烹調」

【8】貲:罰繳財物,文中指「白白付出」

■語譯

飲食上有三類人。

一種是講求吃喝的人。他們的食量本來就很大,而且不去分辨精細、粗糙的食材,只為求填飽腸胃。別人都看到他們有多愚蠢,他們只是順應自己的食量而填塞食物,吃下去是有害還是有益,從來不思考。

一種是講求滋味的人,他們追求全面品嘗食物味道,並且追求名聲。吃東西時,肥膩、濃郁、鮮美、爽脆、生和熟的食物都陳設齊備。或者是各種海味、陸上珍貴美食,會被他們說成不是尋常的菜式。碰上菜式烹調合味,一切都適合胃口。然而,物性各有好壞之處,而且味道鮮美的食物大多傷脾臟、火烤的食物大多傷血等。

或者食物有毒而不察覺,不僅僅是生冷食物影響脾臟的發氣而已,這屬於助長口腹欲望而忘記生命的人。他們為追求名聲,花費金錢,但所吃的食物味道實在不怎麼樣,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

一種是講求養生的人。他們飲的必定是好水,吃的必定是好米,蔬菜魚肉等只取眼見的,務求新鮮、清潔、煮熟、烹飪的方法適宜。他們不追捧珍貴異常的食材,食材自然有天然的味道;亦不追求極致的烹調方式,食物就足以濡養精神。他們省卻為張羅食材與精研烹調而白白付出的時間,潔淨處理用水、食米和日常蔬菜,以飲食來調理保養,用來調和身體與地方,神仙不應該就是這樣的嗎?

■知多

古人的飲食智慧,很多都精辟獨到,而且從不過時。《食憲鴻秘》談到飲食上的三類人,可以區分為——喜歡吃放題的、追求名貴食材的,以及崇尚自然真味的。引用現代的飲食例子,依然很容易分辨出來。

筆者感到驚訝的是,這三種人的飲食心態,也正琣X自己飲食習慣的轉變。我中學時總喜歡「任食打甂爐」,真的可以吃足兩、三小時。出來工作後,就轉移追求滋味和名氣,盡收松露、和牛、鵝肝,務求得到味蕾的震撼。

近年筆者身體的毛病逐漸顯露,也真是同步踏入養生的階段。我依然鍾愛優質食材,不過來源和分量就更加注意了。現在也不時關注時節,想要窺探食材自然的最好狀態。

古人要食用清潔的水、無雜質的米飯不是易事,讓食材、煮法回歸到自然和基本就是最好。食物可以調和身體來適應水土、氣候,說來容易,實際是很大的學問,而這點正正是現代人所忽略的,也只將飲食停留在消費的層面。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86期]

更多教育
人物例子庫:“對我而言,人們生而平等。這並不只是喊喊口號的主張,而是一切事物的基礎。”
【明報專訊】她,曾當收銀員,來自貧困家庭,自小打工幫補家計;她,由同性戀雙親撫養長大,也是家中唯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員;她,沒有妄自菲薄,而... 詳情
文字定格:平常作怪
【明報專訊】所有事情都會習慣,但不都是可靠的。 後來沒有了記憶,因為已故意把錯誤的事情忘記。油漆工老早知道青花藍與尼羅藍的顏色不同,青... 詳情
文字發酵:英雄
【明報專訊】說起英雄,同學會想起什麼?是日本動漫《我的英雄學院》?是遊戲《英雄聯盟》?抑或是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默默守護香港的醫護人員?每人心... 詳情
【明報專訊】大義凜然→氣宇軒昂→孤膽英雄→赫赫有名→慷慨就義→布衣之雄→豪言壯語→驍勇善戰→虎嘯風生 [語文同樂 第486期] 詳情
News feed:Live-streaming e-commerce
【明報專訊】Live-streaming e-commerce (直播帶貨) is the use of live-streams to p...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