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fun一fun:賞櫻為一年之始

[2021.04.22] 發表
Carol說,櫻花初期種在河畔,以防止河流決堤,後來成為觀賞植物。(?JNTO)
真正的櫻花長在樹上,芝櫻卻是長於地上的植物,形成遍地花海。(新華社)
當染井吉野櫻樹齡20至40歲時,便會開花。(?JNTO)
日本人賞花時會吃花見糰子,每一顆象徵不同季節,粉紅色是春天,綠色是夏天,白色是冬天。(網上圖片)
日本人賞櫻興致到時,還會大展歌喉,其他伙伴便會搖鈴鼓助興。(黃志東攝)
Carol說部分日本人賞櫻時會玩小豆袋打發時間。(黃志東攝)
(圖7)

【明報專訊】日本人的賞櫻文化歷史悠久,起源跟中國隋唐年代文化有關,更與梅花大有關係。

FACT CHECK:原賞梅非賞櫻

日本人愛賞花可以追溯至奈良時代(公元710年至794年),稱為「花見」,當時人們觀賞的是中國的梅花。日本古代有派遣使者出使中國的傳統,以示兩國友好,在奈良時代,是中國的唐朝,日本使者稱為「遣唐使」,他們會把唐代文化、貨品等引進日本,梅花便是其中之一。作為進口花,梅花在日本只有貴族、女官等才有機會觀賞,是高雅的象徵,Carol說從文學作品反映日本古代初期較重視梅花,「日本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集《萬葉集》中,以梅花為題的詩歌有112首,櫻花卻只有43首」。

後來日本停止派遣唐使,日本人轉為觀賞當地盛放的櫻花,但仍然是貴族活動;直到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賞櫻才開始平民化。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櫻花對於日本人而言,是春天開始的象徵。Carol說,櫻花大約3月底至4月開花,正值春天,古時日本農民多,人們賞花以期盼豐收。

開學時開花

日本的開學日及新人入職在4月舉行,即春天,是四季的起點。當學校和職場都踏入新開始,路上的櫻花也進入花期,逐漸開花。所以,現代日本人跟古人看待櫻花的態度相似,都視之為新一年的開始,期盼新生活。

芝櫻不是櫻花

現時日本栽種的櫻花品種多達600種以上,花的形狀和開花時間各不相同,顏色也有別。Carol說日本最常見的品種是染井吉野櫻,花朵主要是淡粉紅色或白色;其次的是在山上生長的山櫻,花朵是接近白色的淡粉色,同時會長出略帶紅色的樹葉。另外,還有河津櫻、枝垂櫻、八重櫻、江戶彼岸櫻,以及芝櫻等,當中主要呈紅色或白色的芝櫻其實是針葉天藍繡球花,因為花瓣的形態跟櫻花相似,故也稱為櫻花。

小趣聞

醍醐賞花

Carol提到,日本古代著名武將豐臣秀吉特別喜愛賞花,「他曾舉辦盛大的賞花宴會,史稱『醍醐ソ花見』,即是醍醐賞花」。根據歷史記載,豐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栽種了700棵櫻花樹,邀請1300名女子一同賞花、喝茶唱歌、浸浴、吟詩作對,又要求所有女子需先後換上3套高級和服,每套共有10多層內衣,「所有女子都趁此機會爭艷鬥麗,以博取將軍歡心」,單單是她們的衣裝打扮已價值39億日圓(即大約2.7億港幣)。

賞花做什麼?

古時日本人賞櫻最愛它的美態,寫出一首首優美的詩詞;貴族更會舉辦茶會和酒會,在櫻花樹下品酒喝茶,好不寫意。Carol說,日本人認為剎那之間是最稀有、最美麗動人的時刻,所以古代人甚至會等待櫻花落下那一瞬間,「他們認為這刻的櫻花最美」。

不過,現今社會生活節奏急速,日本人已經甚少為此而慢慢等待了。又因為泡茶需時,而且用具、步驟較多較繁複,現在日本人已較少一邊賞花,一邊喝茶,而是帶備燒酒、卡拉OK設備,前往賞櫻地點席地而坐,把酒當歌。

櫻花前線

Carol說日本人賞櫻跟香港人到美景「打卡」相似,會穿山過省前往賞花熱點,或網上流傳櫻花開得特別漂亮的地方賞花。由於日本南北氣候不同,各地櫻花花期有異,今年最先開花的地點是西南方,溫暖的沖繩那霸在1月初旬已經開花,最後開花則是東北,在氣候乾燥寒冷的北海道札幌。為方便民眾賞櫻,日本民間機構氣象新聞公司、氣象地圖公司及日本氣象協會,每年3月第一個星期三起都會發表櫻花預測報告《櫻花前線》(?前線),讓民眾參考各地預計的櫻花開花或盛放時間,好好計劃今年的賞櫻旅程。(圖7)

◆提提你

賞花禮儀

賞櫻期間,我們要愛護環境,切忌採摘櫻花,Carol提醒:「千萬不要故意搖晃櫻花樹,我們必須讓櫻花自然地花開花落」。她又說,賞花結束後,記得把所有東西收拾好,「日本人即使已醉醺醺,離開前仍會記得把地面執拾乾淨」,由於大部分賞花場所不設垃圾箱,大家記得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啊!

■關鍵詞

櫻花 Sakura / Cherry blossom 

賞櫻 Cherry blossom viewing

文:方綺婷

圖:黃志東、日本國家旅遊局、新華社、網上圖片

[常識天下 第213期]

更多教育
新聞有常識:埃及木乃伊「搬家」
【明報專訊】到埃及,看木乃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幾乎是指定的行程,當地增設新旅遊熱點——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吸引遊客前往,為此,原本安置在... 詳情
【明報專訊】■Mind map A. 尼羅河 B. 氾濫 C. 文明古國 D. 木乃伊 ■製作:明報... 詳情
世界幹什麼:建銅像浪費資源?
【明報專訊】英國溫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inchester)在校園擺設一座耗資約2.4萬鎊(約26萬港元)、真人大小的瑞... 詳情
時光之旅: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明報專訊】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當天是宣傳和實踐環保的日子。地球日原來目的是宣揚和平,並計劃定在每年的春分,因當天全球的晝夜時間相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