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培植癌細胞 篩選高效藥物

[2021.06.28] 發表
模擬人體培植癌細胞:職員手持的透明容器每一格都注入了小量營養液、一定數目的患者癌細胞,以及一片極小的水溶膠用作癌細胞生長支架。容器會放入後面的儲存櫃14日,櫃內溫度維持在37度、空氣5%為二氧化碳,以模擬人體內環境,讓癌細胞生長。(林靄怡攝)
癌細胞14日培植後注入抗癌藥,3日後注入熒光劑,圖中每格的數字反映每格光度,經另一套軟件可以量化成多少百分比癌細胞未死。
篩選藥物:這是一名西班牙肺癌病人使用Onco-PDO檢測服務的結果。測試顯示,Crizotinib對其癌細胞的殺滅效果極高(箭嘴示 )。
張慧儀
黃琳

【明報專訊】傳統上,癌症患者往往要試用多種抗癌藥,才找到效果較好的,既花費金錢,更浪費寶貴的治療時間,亦承受很多副作用。有科技公司提出,在體外以3D方式培植患者癌細胞,代替真人試藥,篩選出高效的抗癌藥。這種個人化癌症體外藥敏檢測服務在兩年前推出,現已擴展至5個國家和地區。

明報記者 薛偉傑

Invitrocue香港總經理張慧儀指出,以劃一藥物作治療癌症策略有很大局限,因為癌腫瘤具異質性,患者個體有差異,同一種抗癌藥應用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可能有很大差異。

傳統上,患者需逐種藥試吃,才找到療效較好的藥物,但每種癌症都有多種常用的抗癌藥(包括化療藥和標靶藥),如乳癌達30多種藥物。這樣逐種藥去試吃,算不上是好方法。

患者節省試藥時間藥費

Invitrocue新加坡總公司自2012年成立後,致力研發3D細胞培養技術,應用到「個人化癌症藥敏體外檢測」服務,篩選高效抗癌藥。到2019年在新加坡推出Onco-PDO檢測服務。簡單來說,從患者身體抽取小部分腫瘤組織,在體外受控環境下,以3D技術培植癌細胞,待兩周後形成患者的「腫瘤類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PDO),測試不同抗癌藥。腫瘤類器官極似患者體內癌腫瘤,所以能夠模擬出癌細胞對不同化療藥和標靶藥的反應,包括抗藥性;優點是可以在3周內一次過測試出多種抗癌藥效果,患者毋須慢慢試藥,大幅節省時間和藥費,避免不必要用藥和副作用,並可提高治癒機會。

需要的活性腫瘤組織,可由醫生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或切除小部分腫瘤作檢查化驗等,體積約1毫升已足夠。若患者不宜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可用抽針方法來抽取小量樣本,醫生只需在病人腫瘤部位插針3至5次,每次抽取3至5毫米長的樣本。若患者也不宜抽針,可以抽取100毫升或以上身體積液,例如胸部或腹部積水,從中分離出足夠的癌細胞。

檢測費3.5萬 測8種化療藥或標靶藥

研究員黃琳指出,化療藥和標靶藥非常昂貴,以乳癌為例,每個療程需10萬至15萬元,標靶藥35萬至45萬元。Onco-PDO檢測服務收費3.5萬元,可測試8種化療藥或標靶藥。只要能免除一兩個療程的無效或低效用藥,已節省昂貴藥費。這種檢測服務可以支援實體癌腫瘤,只有血癌和淋巴癌不適用(兩者的癌細胞目前未能在體外培植)。

曾有一名西班牙病人在2016年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先後試用過6種抗癌藥,但效果全部不理想。到2020年,其肺癌已至第四期,有些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這名病人同年使用Onco-PDO檢測服務,測試結果顯示,Crizotinib對他的癌細胞的殺滅效果極高。他隨即改為服用Crizotinib,8周後肺部腫瘤明顯縮小,癌細胞轉移至肝臟的情G明顯改善。

市場上早有一些基因測試服務,但黃琳指出,那是檢測腫瘤細胞是否有特定基因突變,再配對合適標靶藥。若患者未有出現基因突變,不能找出合適的標靶藥;在此情形,純粹量度癌細胞對於不同藥物反應的體外藥敏檢測,仍然可以得出結果。

張慧儀表示,公司自去年中在香港推出Onco-PDO檢測服務以來,已和本地7家私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已經有逾50個癌症病人使用過服務。公司最近和保險公司商討合作,因為這服務可以令癌症病人避免不必要用藥,向保險公司索賠亦間接減少。該公司更希望,將來公立醫院癌症病人也可以使用這服務,令整體用藥減少,更有效運用資源。

更多港聞
黃照達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小啟:尊子請假,Emily版漫畫由黃照達代筆。編輯部】 詳情
【Emily】為警察社會「why not」解畫  麥美娟:其實想諷刺
【明報專訊】中央上周公布官員任命,多個警隊出身鴾H升官,工聯會麥美娟(Alice,小圖)當日用英文回應話唔認同「警察社會(police st... 詳情
【Emily】第五代山頂纜車告別  市民歡送
【明報專訊】酒紅色鼤臚郊N山頂纜車噚日告別市民,山頂纜車公司話,預料第六代新纜車要年底先投入服務,呢段期間市民上山頂暫要改搭巴士、小巴等公共... 詳情
【Emily】鄧炳強升官換眼鏡  警界朋友:斯文
【明報專訊】政府領導班子上周五宣布人事變動,鄧炳強上任保安局長翌日被問到今次升官鴷部都係警察時,話唔應該區分文官、武官。話雖如此,鄧升任政... 詳情
【Emily】200人《蘋果》排隊「領養」盆栽
【明報專訊】創刊26年鵅m蘋果日報》停刊,壹傳媒大樓內鴾j量盆栽頓時失去照顧,估計為數約60盆。有《蘋果》員工鐪acebook發文話植物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