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外賣露天餐座網售 疫市經營模式將會持續

[2021.06.29] 發表
渥太華市長沃森(左)和家人在露天餐座用餐。(加新社)

【明報專訊】疫情改變了餐飲業業態﹐送餐外賣、露天餐座以及銷售食品等疫情期間形成的多種經營模式,會在疫情後繼續存在。

在多倫多擁有一間素食餐館和一間薄餅店的東主Roger Yang疫情期間為了生存﹐不僅開展外賣服務﹐而且開設了食品零售店﹐並自己僱用司機送外賣。

Roger Yang說﹕「我最初做外賣是與Uber Eats合作﹐他們抽取我每單生意的30%﹐後來我自己做送餐﹐僱用一名司機每小時才20元﹐成本大大降低。現在露天餐座開放﹐不久堂食也會重開﹐但我會繼續現在的生意模式﹐把實體店打造為一個食物加工生產中心﹐既保留傳統的堂食服務﹐也開展多種經營。」

在多市Riverside經營White Lily Diner餐廳的Ashley Lloyd 和Ben Denham已決定疫情後繼續經營外賣生意﹐他們在多市西北Uxbride鎮購買了一個食品農場﹐把生意擴大到開展新鮮食品銷售。

Ashley Lloyd說﹕「雖然開拓了食品零售生意﹐但我們會繼續經營堂食和外賣﹐而且開設了自己的網站﹐不再依賴第三方送貨平台。外賣送餐、露天餐座和堂食﹐再加上網上銷售﹐雖然給我的經營管理帶來挑戰﹐但我想這是疫後餐館業生存發展的新模式。」

Richmond Station餐館東主兼廚師Carl Heinrich說﹕「我覺得疫後單獨依靠堂食服務很難生存下去﹐我會繼續開展送餐外賣業務。我們的經營模式應該多元化﹐這樣才能適應疫後人們的消費方式。」

更多要聞二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