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員暴動罪成 官批如「軍隊救援兵」 國慶日示威 與同案10被告押後判刑

[2022.01.29] 發表
法官形容當日的黃大仙現場是「小戰場」,無辜途人不會逗留。(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2019年10.1國慶多區有示威集會,12名案發時年齡介乎16至24歲男女被控在黃大仙龍翔道一帶參與暴動,其中11人昨在區院被裁定暴動罪成,須還押至2月18日求情、3月4日判刑,庭上多名被告聞判痛哭。法官李俊文裁決中批評,罪成的第11被告作為急救員,不單成為示威者一分子,更是支援身體不適者,他以提供急救援助,給予示威者鼓勵和信心,李官形容他的角色不是戰爭中的「聯合國」,而是「軍隊救援兵」。

1人罪脫 官:衣著裝束不琣X

案中12名被告依次為譚鈞朗(21歲)、鄧有釗(16歲)、方銘(18歲)、楊泳儀(19歲)、卓巧珠(18歲)、郭晞桐(17歲)、鄧茜芸(22歲)、戴珮玲(19歲)、王明佑(21歲)、伍祖儀(22歲)、劉智峰(24歲)及黃碧蓉(23歲),均否認一項暴動罪;方銘及王明佑各否認一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即一把鐵槌及一支雷射筆。

法官昨裁定前11名被告暴動罪成,黃碧蓉則暴動罪不成立,另方、王兩人的藏武罪也不成立。

李官在裁決表示,當日下午逾千名示威者集結在龍翔道近黃大仙廣場天橋下行車線,與警員對峙及投擲汽油彈,路上有火頭,警方發射橡膠子彈和催淚彈。雖然無證據證明眾被告曾有堵路等行為,但他們不尋常地在「暴徒」的據點出現及被制服。李官認為案發時現場是「小戰場」,無辜途人不會逗留。

李官續稱,第1至第10被告身穿黑色裝束,與示威者共同進退,攜有防毒面罩、護目鏡等裝備,但當時未有疫情毋須戴口罩。李官考慮到被告被制服的時間地點,推論他們參與或鼓勵暴動,與示威者連成一線,恃人多勢眾對抗警方。

指眾被告在「暴徒」據點

急救到場「予信心」令示威持續

李官認為,屬聖約翰救傷隊的第11被告身穿亮眼反光衣,帶備急救用品,明顯是急救員及讓人得知身分,而救傷隊該日沒派人到場。他提供急救援助以「給予暴徒信心」,令示威激烈和持續。李官說警員不會要求他協助,形容他的角色不是戰爭中的「聯合國」,而是「軍隊救援兵」,故裁定他和上述10人暴動罪成。

李官稱,第12被告被捕時穿黑色長裙褲、攜斜揹袋,僅戴布口罩,她是缺乏裝備,與示威者衣著裝束不琣X,故裁定她罪脫。至於第3和第9被告分別將鐵槌和雷射筆放於背囊內格和底部,不易取出,故兩人管有攻擊性武器罪脫。

【案件編號:DCCC 770/20】

(反修例風暴)

更多港聞
六旬婦控七一揮袋襲警 警:不確定被告是否有意
【明報專訊】去年七一遊行被禁,警方在銅鑼灣拘捕一名61歲女售貨員,指稱她揮舞袋子襲警。被告早前承認阻差辦公及未能在規定下出示身分證明文件罪,... 詳情
特權法查童樂居否  葛珮帆提案議員有保留
【明報專訊】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被揭員工涉虐兒,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昨日去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要求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 詳情
【明報專訊】律政司長鄭若驊昨日透過網上形式出席政府中學校長協會舉辦的聯校教師研討會,向逾1300名官立中學的校長和教師講解《憲法》和《基本法... 詳情
【明報專訊】8.31太子站事件兩周年,網媒「蛋蛋俱樂部」一名記者以攝影機拍攝警員,被要求離開,其後該記者涉以粗口罵警員,被警方拘捕。他事後被... 詳情
貨櫃車失控4車串燒 「夾心」七人車兩傷
【明報專訊】昨早10時許,一輛重型貨車、一輛七人車及一輛電單車在八鄉錦田公路往元朗方向行駛,駛至高埔新村對開快線交通燈位停車等候,其間一輛4...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