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回收桶成效低

[2022.05.23] 發表
環保署表示,預期市區路旁三色回收桶(圖)的使用需求長遠將下降,甚至隨荂u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逐步發展,回收桶可能被「綠在區區」全面取代。
市民在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為膠樽磅重後便可投入回收口,職員會再將膠樽分類,減輕回收商負擔。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

【明報專訊】三色回收桶推出多年,惟成效備受質疑。申訴專員公署2022年4月28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公署接獲市民反映公共空間的三色回收桶經常滿溢,或因途人誤放廢屑而影響回收成效。公署亦指出,回收桶上只有簡單標示,未能有效減低市民不當使用,建議在回收桶增加標示,以及就回收桶的政策定位訂下檢討時間表。環保署回應稱,正檢討回收桶的定位以決定未來路向,預期長遠位於市區路旁回收桶的使用需求會下降,甚至可能以「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全面取代。

公署報告指出,環保署自2020年10月起從食環署接管三色桶的管理工作後提出改善措施,例如在回收桶增加標示,以及公布回收數據等,認為情G已有改善,並建議為回收桶增加文字和圖像等資訊,讓市民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回收桶,以及適時更新流動應用程式「咪洁v內有關公共空間回收桶的資訊,確保資訊無誤。

佔整體回收量不足0.1%

環保署稱位於路旁的回收桶回收數量有限,每年約1000公噸,佔整體回收物數量少於0.1%,該署正持續擴展及提升「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的覆蓋率。此外環保署亦推出《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並於2022年1月推出手機應用程式,以鼓勵市民參與廢物分類及回收。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三色回收桶面世至今逾20年,由早期教育公眾廢物分類的功能,演變至近年收集回收物料,但成效欠佳,反映無人看管的回收設施難以發揮作用,認為是時候檢討政策定位。

◆知識增益

三色桶當垃圾桶 一半廢物不能回收

負責收集逾2000組三色回收桶物料的承辦商碧瑤綠色集團主席吳永康2021年初表示,市民放入三色桶的物料中,約一半是不能分類的「垃圾」,反映市民回收意識薄弱,「將三色桶當垃圾桶用」。他表示本港近年各種主要回收物料的回收率均有下降趨勢,若要令回收率重回升軌,必須有政策配合,否則事倍功半。以垃圾徵費法案為例,「有收費,市民要購買垃圾袋,體積大的垃圾一定會分出來;無鷐x費,(市民棄置垃圾)分類的意欲即時大減」。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3yKqVWM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30期]

更多教育
知識寶庫:反貪打「老虎」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2022年1月公布,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和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何興祥被「雙開」(開... 詳情
活動巡禮:都大青少年暑期活動
【明報專訊】不少同學或對大學校園生活充滿幻想,期待體驗「大學5件事」:讀書、上莊、住宿舍、做兼職和談戀愛。香港都會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於4... 詳情
圖看議題:醫療券
【明報專訊】「長者醫療券計劃」至今推行超過12年,計劃為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醫療券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醫療券... 詳情
焦點新聞:濕地緩衝區魚塘 疑非法堆填霸地
【明報專訊】■(「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長春社2021年中起接連發現濕地緩衝區內的元朗山貝村有填塘活動,最新發現有... 詳情
新聞解碼:的士加價
【明報專訊】的士是快捷方便的交通功具,乘客在街上截車後,能直接前往目的地,是趕時間的交通首選。不過,乘客享點對點服務的同時,亦需支付較昂貴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