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國歌法首案 奏唱時揮港英旗囚3月 事發apm千人睹張家朗奪金 官:或惹不同立場者反應
【明報專訊】香港劍擊選手張家朗去年奪得奧運金牌,當日大批市民在觀塘apm商場觀看直播,一名網媒記者在奏國歌時揮動港英旗,他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承... 詳情
要聞
國歌法首案 奏唱時揮港英旗囚3月 事發apm千人睹張家朗奪金 官:或惹不同立場者反應
【明報專訊】香港劍擊選手張家朗去年奪得奧運金牌,當日大批市民在觀塘apm商場觀看直播,一名網媒記者在奏國歌時揮動港英旗,他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承... ...詳情
【明報專訊】署理主任裁判官陳慧敏於辯方求情時提及,侮辱國歌罪沒案例可循,但侮辱國旗的上訴案例指出,此罪的案件應判監不少於4個月。資深大律師湯... ...詳情
「柏瓏」工程不符圖則須修正 屋署今視察有否違例
【明報專訊】港鐵錦上路站私樓項目「柏瓏I」地盤有工序不符圖則須修正,據了解,當中涉及柱身鋼筋綁紮工序問題。屋宇署昨深晚回覆本報查詢稱,昨午因...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近期並非首次有樓盤有工程問題。港鐵與新世界合作發展的大圍站上蓋物業項目柏傲莊III期第1及8座,去年7月因「部分牆身結構的混... ...詳情
港聞
黃碼下周四准入樂園博物館等場所 當局稱冀盡量便民 江玉歡料為吸遊客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下周四(17日)起再放寬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博物館、主題樂園、髮型屋等改為「疫苗通行證」被動查核處所,容許持黃碼者... ...詳情
盧寵茂舉美國例子引述世衛 稱現階段仍屬緊急
【明報專訊】隨茯戔〝鬅w,本港逐步邁向復常,社會掀起關於本港疫情是否仍屬「公共衛生緊急事態」的討論。醫衛局長盧寵茂昨於網誌撰文稱,由於疫情不...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下周四起放寬「疫苗通行證」主動查核場所安排,當中主題公園、髮型屋、戲院等變成「被動查核處所」,持黃碼者亦可進入。旅議... ...詳情
【明報專訊】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墜屏傷人事故至今逾3個月,本報綜合最少3個消息,當局最快今(11日)公布事故調查結果,料由警方西九龍重... ...詳情
尖沙嘴奪命工業意外 疑工人「觸動」鋼筋致塌 總承建:時值午飯無管工
【明報專訊】尖沙嘴亞士厘道21號一個地盤周二發生工業意外,大量鋼筋從高處墜下壓斃一名工人。總承建商實力工程有限公司指,初步相信有工人施工期間... ...詳情
何厚驊侄何敬康參戰補選 否認背景有優勢
【明報專訊】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補選昨多一人報名。澳門前特首何厚鏵侄兒、新民黨成員何敬康(圖)昨日報名參選,他否認家族背景對選舉有優勢,另承認曾... ...詳情
行車證過期寶馬撞P牌寶馬 司機逃去
【明報專訊】昨凌晨3時許,一輛白色寶馬私家車在尖沙嘴柯士甸路公廁對開迴旋處,失控撞狺@截鐵欄,再衝前約10米,撞向另一輛停泊雙黃線掛P牌的白... ...詳情
將藍隧道料下月11日通車 跨灣大橋同步 新巴九巴開設3新線
【明報專訊】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大橋預計下月通車,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日向本報稱,得悉兩項目暫定同步12月11日開通。本報獲悉,...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政府去年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推出移居簽證計劃。《南華早報》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約14.2萬名港人申請...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未打疫苗的男子早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令撤銷疫苗通行證。他不獲批司法覆核許可,其後不服決定上訴。上訴庭認為,... ...詳情
地盤工半天吊墮傷 警5小時後接報案
【明報專訊】昨日網上流傳片段,一名吊運操作員在大埔白石角Silicon Hill地盤工作期間,疑遭天秤繩索纏繞腳部,懸吊半空30秒後墮下受傷...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大「二號橋」衝突距今近3年,首宗中大暴動案的兩名學生去年7月被裁定暴動罪成,餘下兩名大學生暴動罪不成立。律政司早前不服暴動罪脫... ...詳情
【明報專訊】7男2女被控2019年9月29日「全球反極權遊行」參與暴動,6人早前認罪,3人不認罪,受審後昨在區域法院被裁定暴動罪成,還押至1... ...詳情
【明報專訊】2019年8.31港鐵太子站事件,涉3男子暴動案昨日在區院續審。第三名匿名乘客證人屏風後供稱,她下車在月台聽見不斷有敲打聲,遂拍... ...詳情
卸任後內地傳媒專訪 林鄭稱信修例正確 京「曾關心失眠否」
【明報專訊】前特首林鄭月娥卸任後首次受訪,近日接受內地「南方網」訪問,回顧反修例風波,稱仍相信修訂《逃犯條例》以履行香港的國際義務是正確,指... ...詳情
釣魚短訊扮快遞 索6元手續費實盜卡
【明報專訊】警方網罪科破獲假冒郵政快遞詐騙集團,拘捕8人包括主腦骨幹成員,並首次發現有犯罪集團利用非法得來個人資料申請電話卡,利用電話卡發放... ...詳情
【明報專訊】七旬退休女護士早前接獲假冒衛生署及內地執法官員騙徒來電,指她違反防疫規例及牽涉洗黑錢案,為求清白交出銀行帳戶資料並變賣股票,遭騙... ...詳情
涉謊報多案事主不追究 男警控公職失當
【明報專訊】24歲警員涉於2019至2020年間在7宗盜竊、襲擊及虛假文書案件偽造口供、向上司假稱受害留醫及不追究等,被控7項公職人員失當罪... ...詳情
【明報專訊】再有公立醫院醫生涉濫開藥,北區醫院揭發一名急症科醫生多次向家人處方兩款受管制藥物,已即時暫停有關醫生臨H職務,並向醫管局總辦事處... ...詳情
傷健共事63%經驗理想 三成僱主缺途徑配對 調查促政府支援
【明報專訊】本港勞動人口持續下跌,有調查顯示逾60%受訪者對聘請殘疾人士的經驗評分理想,但有30%表示沒有途徑聘請合適的殘疾人士,有僱主稱關... ...詳情
海關檢4貨櫃私煙市值逾億 打風前藉水路避偵察
【明報專訊】海關上周一(10月31日)傍晚在青衣長輝路一個貨櫃場對開截查一輛貨櫃車,在貨櫃內檢獲1050萬支懷疑私煙,當場拘捕貨櫃車59歲男...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林順潮提出「學習二十大精神,推動香港發展」議員議案,昨日以不記名方式大比數舉手通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 ...詳情
被指當眾摑學生30下 教師襲擊罪脫
【明報專訊】40歲女教師被指2018年在黃大仙一中學禮堂內襲擊13歲女學生X,她否認一項普通襲擊罪受審,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不成立,... ...詳情
大灣區GBA新聞:粵首三季GDP增2.3% 未及全年目標一半
【明報專訊】廣東省及省內城市已陸續公布首三季經濟數據,廣東省GDP增長2.3%,雖較上半年累計增長2%上升0.3個百分點,但要完成全年「5.... ...詳情
灣區手記:北上廣深防疫大不同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2022年新冠疫情下,若單論北上廣深,廣州人民可能是最幸運的。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同仁基金一周年 助學金頒逾50人 警二代灣區讀書樂 陳祖光:努力無白費
【明報專訊】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成立鵅u同仁基金」,噚日舉行一周年暨警察子女助學金頒授典禮。助學金現時資助逾50...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噚日報道,公共圖書館騿m文匯報》點名後,將至少17本漫畫、笑話書同小說下架。消息一出,研究東歐歷史同政治黻篕矞鰜Y學者陳家洛... ...詳情
【明報專訊】3年前11月11日鰤防b山港鐵站外,一名男子被淋易燃液後點火焚身,當時正值反修例風波。民建聯議員葛珮帆(EQ)一直跟進事主李伯... ...詳情
【Emily】林振昇賀勞聯牛一 翻舊報嘆仍爭取「標時」
【明報專訊】今日係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成立38周年,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噚日鐪acebook祝賀勞聯生日快樂。佢仲特意搵12年... ...詳情
【Emily】去年回收「四電一腦」 洗衣機雪櫃最多
【明報專訊】政府2018年開始實施「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市民買「四電一腦」時,銷售商要收走同類屩繒q器,或者打去回收熱線預約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會計界前議員梁繼昌(Kenneth)除鱁蛹蜊怳U肌肉同游水外,本身都練習詠春七八年,算係「習武之人」。Kenneth噚日上... ...詳情
教育
【明報專訊】近年報讀內地院校的香港學生有上升趨勢,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年中數據顯示按年升2%,是11屆中學文憑試(DSE)以來最多。國家... ...詳情
狗狗治療師進駐浸大 為學生減壓
【明報專訊】近日是大學生趕功課和測驗高峰期,浸會大學輔導中心邀請兩名來自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的「狗狗治療師」陪伴同學,幫助他們紓緩壓力。活動... ...詳情
調查:遭網絡欺凌學生 三成曾萌死念
【明報專訊】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昨發布《網絡欺凌對香港學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逾兩成中小學生在過去一年曾經遭到網絡欺凌,當中以中一學... ...詳情
李家誠創科大樓動土 科大盼培育更多初創
【明報專訊】香港科技大學早前獲痚禰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捐贈1.5億元,支持創新和創業發展。科大將校園一幢新科研大樓命名為「李家誠創科大樓」... ...詳情
道聽圖說:昔日要塞:鯉魚門
【明報專訊】在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之間, ...詳情
道聽圖說:從軍事重地到漁村——鯉魚門
【明報專訊】常說開埠初期的香港是條小漁村,提起鯉魚門,不少人誤會該處是當時漁民作業之地,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次「道聽圖說」帶大家遊覽鯉魚門南北... ...詳情
閱讀文言:吃魚勿翻魚
【明報專訊】明初翰林應奉唐肅,有幸陪明太祖朱元璋吃飯。剛吃飽,唐肅向朱元璋行了一個「拱箸」禮。朱元璋看不明白,問道:「這是什麼禮數?」唐肅回... ...詳情
【明報專訊】(1)無從判斷(齊景公只說人們討厭魚腥味,他自己是否喜歡則無從判斷) ...詳情
自然手札:秋播季節
【明報專訊】一雨成秋,氣溫一夜間忽降10℃,為2022年的夏與秋劃下明顯界線。對農友來說,新曆九月及十月是繁忙季節,夏季農作物需要收成,同時... ...詳情
潮看文史:(fat6)伐(muk6)木
【明報專訊】有快餐店打出「行多步」字眼宣傳轉用木餐具,想想近年的餐具趨向與走塑立法,對當下港人而言是貼地不過的環保主流——必須強調「當下」,... ...詳情
時事中文:百子圖藏祝福
【明報專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一展品《百子圖》,得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推介。究竟《百子圖》是什麼呢? ...詳情
【明報專訊】1B(不好) ...詳情
字學中文:老馬老貓誰更強?
【明報專訊】假設你迷路未能到達目的地,沒有手提電話可上網查找地圖,你認為年紀大的馬,還是年紀大的貓能帶你前往目的地? ...詳情
語文小錦囊:引經據典形容貓
【明報專訊】老貓年紀大,即使有豐富的「貓」生經驗,也難免要面對死亡。養貓的人,視貓為親人、好友,陪伴貓到老,看茖e們因年邁過世,難免傷心。國... ...詳情
講故事:救救小貓咪
【明報專訊】這幾天天氣不很好,天上烏雲滿佈。今天放學後,小芬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幸好媽媽早上提醒小芬帶傘出外,不然現在一定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