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未足啟動北約集體防衛 助烏求軍援

[2022.11.17] 發表

北約成員國波蘭周二中導彈一事,突顯北約因烏戰被捲入而直接與俄衝突的風險。但有專家認為,事件未必足以啟動北約集體防禦條款,而可成為烏克蘭說服西方加強軍援的最佳宣傳工具。《衛報》文章指出,北約目前的共識是,就算俄羅斯將戰事升級,北約最多是加強向烏軍援,而不是直接與俄交鋒。

外界最初擔心,一旦墜入波蘭領土的是俄導彈,那就是首次有俄武器墜入北約成員國領土,有可能觸發北約軍事聯盟條約第5條款(集體防禦條款),把北約扯入俄烏衝突中,令戰事升級。

《衛報》分析文章指出,雖然初步分析顯示,爆炸的是用來攔截俄導彈的烏克蘭防空導彈,並非由俄羅斯發射,而美蘇冷戰數十年未嘗出現擦槍走火的錯誤,但如今普京領導的俄羅斯遠比蘇聯難測,令北約與俄衝突風險升高。文章提到拜登上月曾說普京威脅動用核武,令世界正面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最大安全風險。

第5條款須成員國一致同意

文章也指出,就算證實在波蘭爆炸的是俄羅斯導彈,也未必足以啟動第5條款。根據北約第5條款,「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但美國前駐北約大使達爾德(Ivo Daalder)指出,第5條款不能慬由一個成員國援引,而須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專家阿爾貝克(William Alberque)則指出,就算證實墜入波蘭境內的是俄羅斯導彈,但是如果僅屬誤射,亦不符合第5條款中的「武裝攻擊」條件。

美國杜克大學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研究蘇聯和美蘇關系的歷史學家邁爾斯(Simon Miles)認為,波蘭導彈爆炸事件無論是蓄意還是意外,也足以令烏克蘭以外國家知道俄烏衝突不僅僅在烏克蘭發生,戰火也可能波及鄰國。烏克蘭過去數月大費唇舌說服西方加強軍援,這次事件就像及時雨一樣,成為烏克蘭說服西方加強軍援的最佳宣傳工具。

(衛報/商業內幕)

更多國際要聞
多個美國傳媒推算,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已取得218個眾議院議席,奪得眾議院控制權。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及美聯社等傳媒推算,共... 詳情
美國高層官員向路透社透露,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下周二(22日)將赴菲律賓巴拉望島,將是歷來美國訪問當地的最高層官員。巴拉望島鄰近具爭議主權的南沙... 詳情
經過前兩次起飛腰斬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人類史上最強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周三(16日)終順利升空,展開「阿提米絲」登月計劃的無人繞月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