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飯上熟蒸肝

[2022.11.30] 發表
中國早在周代已有食用動物肝臟的文獻記載。人們習慣不說「豬肝」而稱「豬a」,相傳是因為中國人以農立國,「肝」跟「乾」諧音,意頭不佳,故以「a」代替,取「潤」之意。

【明報專訊】秋天到,要進補。進補不一定要吃鮑參翅肚,也不一定要「老火」慢燉,選對食材,白水輕煮,一樣有健體的功效。往常由夏至秋,家母更多煮「豬a瘦肉湯」,加薑絲大火一煮,肉熟湯滾,是家常的補身「靚湯」。秋風起時,熱湯暖身;暑氣回襲,涼飲清甜,「豬a瘦肉湯」就是有這種平易近人的特色,有時胃口不佳,一勺清湯好下飯,米粒濕潤,鬆散易嚼,隨時有添飯的可能。

長大後,在家少吃豬肝,因為可代替的食材太多,加上外食頻繁,營養早就不缺。豬肝買回來,實在不好處理,洗淨、裁切、汆水、燙煮;喝湯的時候,往往只見成品,續口下去,只覺甘腴,忘卻掌廚之人背後灌注的心機和時間。有時間建議到街市、超市,看看新鮮的豬肝,有勇氣的朋友,可選擇買回去烹煮一次,或許就能了解廚人煮食的工序和辛酸。

豬肝有明目功效,清代《種痘新書》記載,豬肝配合其他中藥,可用來治眼疾,藥名太深,不多贅述。製法是將藥材先泡水,然後用竹片,將豬肝橫切一段,在堶掉聾W藥和水,再合上,然後「飯上蒸熟,取肝并汁,服之立效」。將中藥釀在豬肝堶情A再蒸熟食用,確是少見的做法。

■飲食小字典

「豬肝」粵語多稱作「豬a」,主要是「肝」與「乾」同音,聽起來意頭不好,田乾、河乾代表一年生活艱苦,日子不甚好過,所以還是別提「乾」字,同音的也忌諱一下。不愛「乾」的話,那反過來「潤」就可以了,水分足、多滋潤,萬物得以滋長,生活相對容易過,後來「潤」換成以肉為旁的「a」,寫法語音都帶有獨特性。

明目以外,豬肝可以補肝、養血,明代《多能鄙事》提到「豬肝羹」的做法,說明能「治肝臟虛弱,不能遠視」,吃肝治肝,以形補形,古已有之。材料簡單,包含豬肝一副,需「細切,去筋、膜、膽」,「雞子」三隻,即雞蛋,還有b白「一握去鬚,細切」,一把b去根,只用b白,再切細。

煮法同樣簡單,文中寫到:「用豉汁煮作羹,臨熟下雞子食之。」用醬油加水,煮切好的豬肝、b白,煮好澆上雞蛋漿。做法令人想起日本的「壽喜燒」,味道應該不錯,待天氣涼一點,準備起行買些「豬a」,來補補自己的「肝」。

■作者簡介: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 《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09期]

更多教育
視聽之娛:光影說足球:綠茵場上的神蹟與人性故事
【明報專訊】說到足球運動故事,我們總是立刻想到強身健體的重要、團結精神之頌揚、永不言棄的態度之類題旨,彷彿將教練的訓勉搬字過紙,就是饒有深意... 詳情
詞中物:打破命運的既定路線——《不求月老》
【明報專訊】電影《月老》主題曲《如果可以》由台灣唱作人韋禮安及製作人JerryC作曲,九把刀填詞,講述角色命中注定的情感宿命;挽歌之聲以粵語... 詳情
文字發酵:文言過三關
【明報專訊】■做一做 下方9句句子中,粗體茼潀r解釋是?還是??試在九宮格中相應的題號畫?和?,看看哪方率先勝出。(見圖) 哪方... 詳情
【明報專訊】1. ? 皇宮中和朝廷堛漱j臣,皆是一個整體,獎勵及懲罰功過好壞,準則不該有異。 2. ? 竹林傳來一陣喧鬧聲... 詳情
Talk of the town : Hexagonal volcanic rock columns
【明報專訊】The hexagonal volcanic rock columns (六角形火山岩柱) located in Hong Ko...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