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安撫疑內部分歧 學者:政府「試水溫」未改強硬

[2023.01.09] 發表

伊朗政府處理和回應「頭巾示威」的手法包括拘控、判處長期監禁或處決,但亦有釋放部分異見者,看似沒有相同準則。有分析認為,這些反映德黑蘭政府內部爭持於「鎮壓」與「安撫民情」;但亦有分析認為不同時期的不同做法只是「試水溫」和權宜之計,政府強硬立場從未改變。

對於伊朗最高法院上周維持對卡拉米和侯賽尼的死刑女裁決,卻准許另外6名死囚的案件覆審,專研伊朗政治的美國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校長博魯杰迪(Mehrzad Boroujerdi)認為是「一種政治計算」,他說:「他們(伊朗政府)知道大規模處決會讓更多民眾走上街頭,進一步激怒他們。另一方面,他們想發出信號,表明會毫不猶豫地處決抗議者,以阻嚇民眾。」

英國杜倫大學中東及伊斯蘭研究研究所主任阿赫泰沙米(Anoush Ehteshami)認為,重審決定反映伊朗受到國內外壓力同時,政府內部也鬧分歧,其中一方是強硬派,另一方則認為處決將進一步催化抵抗,重審或釋放異見者可回應公眾壓力。

「馬基雅維利主義」力保政權

美國丹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哈希米(Nader Hashemi)認為伊朗當局行徑不一,是內部矛盾表現。一些分析把諸如《伊朗式遷居》女星塔雲妮阿里度絲蒂等名人被當局「先捉後放」視為當局恐嚇民眾的手段,但哈希米認為是當局試水溫測試群眾反應的做法。他亦提醒,伊朗現有政權已存在了44年,深明為保政權不擇手段的「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具有在「必要時讓步」的能力。

英國基爾大學中東研究副教授夏希(Afshin Shahi)則認為,當局有時「寬大處理示威者」是為了「防止安全部門內部派系鬥爭惡化」,因為倘有致命流血事件會使內部某些人遭到孤立。(法新社)

更多國際要聞
烏指俄軍橫跨停火令通宵轟炸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在上周五正午至周六午夜(6日至7日)東正教聖誕節期間,俄軍對烏克蘭單方面停火36小時,但停火令未結束時烏國持續有地方受襲,... 詳情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城鎮巴赫穆特是近期烏俄戰事熱點。綽號「普京大廚」的俄國僱傭兵公司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創辦人普里戈任(Y... 詳情
日媒:岸田周五晤拜登 談台海局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日展開西方外訪之旅,將陸續訪問法國、意大利、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為今年主辦七國集團(G7)峰會鋪路,其中岸田與美國總統拜登... 詳情
《金融時報》(FT)上周六(7日)報道,蘋果公司最快今年首季在世界第二大智能電話市場印度,開設旗下的實體零售店,正為此招聘員工,報道指這意味...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