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汁商升級生產線 盼留住商機

[2023.07.24] 發表

【明報專訊】雖然政府在2020年7月推出「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鼓勵生產商在本地設立新生產線,但本地多層式工廈大多在幾十年前興建,很多設計都存在冗餘度(工廠設備額外可提升產能的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本地小型廠商及協助它們的生產力促進局在考慮升級生產設施時,除預算之外,亦需要在多項掣肘之下,尋找適合的方案。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怡加新(香港)實業有限公司(2 Plus 3)創辦人周建華、董事總經理陳嘉新表示,該公司為本地蔬果汁生產商,在荃灣工廈設有小型廠房,產量最多的是粟米汁,此外也生產雙檸水、青檸苦瓜汁、薏米紅豆水等。以往因為生產線產能不足,曾多次失去商機。

產量跟不上 被迫放棄高鐵訂單

首先是每年12月至翌年2月,該公司除正常供貨給分銷商,還要參加工展會、香港冬日美食節和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這3個重要的展銷會。在這段時間,即使工人願意加班,廠房每日運作約20小時,產量也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此外,曾經有一家為高鐵列車供應食品的內地公司有意訂購該公司的蔬果汁,每年訂單達800萬元。可是,她們擔心無法額外大增產量,只好推掉對方訂單。

另一個問題是保質期短,該公司一直用低溫消毒法,優點是入場門檻和技術要求較低,缺點包括產品保質期較短,還必須以攝氏0至4度冷藏等。該公司產品保質期以往只有15日,為了穩陣一些,膠樽只會印上10日保質期。因為保質期短,也曾接獲一些消費者和分銷商投訴。她們幾年前考慮將生產線升級,可是遇上騙子損失數十萬元。後來委託生產力促進局度身訂做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投資300多萬元,同時申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的配對資助(資助額為獲批項目總開支三分之一或1500萬元,以較低者為準)。

生產力促進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副主管(食品科技研究及管理)雷凱茵表示,怡加新生產線以往產能偏低,除舊機器性能所限,亦因為整條生產線全部由獨立運作的單台式設備組成,多了很多不必要的人手搬運工序。從職安健角度來說,這也會增加風險,不太理想。

工廈單位電力供應限制大

怡加新要直接購入現成生產線亦不太可能,雖然飲品行業早有非常成熟自動化生產線,但都是為外國和內地大型飲品廠而設計,無法安裝在香港工廈單位內。香港多層式工廈都是在幾十年前興建,以現時來看,很多設計都存在冗餘度嚴重不足的問題,包括樓底高度、貨運升降機尺寸、單位出入口尺寸,以及配電等。

因此,雷凱茵的團隊為怡加新設計一條龍自動化生產線時,每一部設備都需要小心選擇及「斤斤計較」,計算過其尺寸和耗電是否適合。她說:「若要拆除窗戶,用起重機將機器吊入單位內,將會增加不少成本,業主也未必同意。」

此外,電力供應的限制更大,怡加新所在的工廈每層7個單位,每個單位只有100A的電流。以100A的電流,實在不足以供電給一條嶄新的自動化生產線。幸好附近幾個單位業主與周建華關係很好,他們只將單位作辦公室,同意重新調整該層的電力分配,在業主立案法團處簽名作實,讓怡加新安裝全新生產線單位的電流增至300A。

員工維持6人 新產能最多提高9倍

現時,怡加新正使用這條一條龍拆粒、磨漿、灌漿入樽、封鋁箔及上樽蓋、貼標籤、高溫消毒的自動化生產線試產和微調。估計新生產線全面運作後,在維持6名工人的情G下,產能最多可以比舊生產線高9倍。至於產品保質期,亦比以往長兩倍。由於每件產品攤分的工資和電費將下降,以及保質期延長可望減少損耗,估計將可令平均生產成本降低20%至30%。

雷凱茵指出,相對於低溫消毒法,高壓處理技術(HPP或UHP)和超高溫消毒法(UHT)都可以達到較長保質期,而且處理過的產品可在室溫儲存。但由於前者的設備尺寸較大,故她建議怡加新在新生產線採用超高溫消毒法。

怡加新表示,在控制處理時間、避免影響飲品風味的情G下,其飲品保質期將來可達45日(膠樽只會印上30日保質期)。周建華和陳嘉新希望在產能大增和保質期延長後,產品能夠在部分便利店和大型超市分店上架,並且承接到一些酒店代工生產訂單,也不排除找回那家內地高鐵食品供應商重新商討合作。

更多港聞
大灣區GBA專題:港隊退役飛魚 變身灣區水療先鋒 伙深圳醫院開復康中心 可接收港澳患者
【明報專訊】香港運動員以黃金歲月為港爭光,退役後往往面對出路難題,能任職教練的只佔少數。大灣區可令本港運動員的退役規劃增添選項,例如前香港泳... 詳情
大灣區GBA專題:話你知:水療刺激神經 對腦癱自閉有效
【明報專訊】現時國際認證的水治療師分為美國ATRI(Aquatic Therapy & Rehabilitation)和日本WATP兩大體系... 詳情
大灣區GBA專題:教練職位少 入大學有優待 過來人:現役已要規劃出路
【明報專訊】世界太極拳冠軍、香港太極拳隊前總教練郭伊納(圖)對本報說,運動員未退役時就應考慮未來出路,因為無論國家、香港都給運動員很多培訓支...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4月1日,港協暨奧委會轄下的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正式改名為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部(HKACED)。HKA... 詳情
【Emily】港駐美經貿辦倘關閉 葉劉話影響唔大兼可慳錢
【明報專訊】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早前通過法案,支持撤銷香港駐美國3個經貿辦(ETO)嬼襲K權,若日後國會兩院通過及經美國總統指令,3個E...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