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界別228人爭176席 九成三會成員 非三會候選人:不熟委員 難接觸拜票

[2023.12.05] 發表
曾參與不同類型選舉的勞聯副主席譚金蓮,今次參與元朗區地委會界別選舉,有豐富選舉經驗的她透露,接觸選民期間亦出現困難,儘管已出動自己、朋友和勞聯的網絡,但估計亦未能接觸當區所有三會委員。(鍾林枝攝)
東區地委會界別候選人陳凱榮曾參與立法會選委會界別選舉但落敗。曾參選2019年區選直選的他今屆轉戰地委會,認為模式雖與立法會選委會相似,但今次議題較為集中,亦是自己相對熟悉的,故對選戰有信心。(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今屆區議會選舉新增地區委員會界別(三會界別),由逾2500名三會成員以「全票制」選出176名地委會界別區議員。今次228名候選人當中,九成是三會成員,只有21人不屬三會,本報訪問多名沒有三會身分的候選人,探討在選舉期間的情G,多人稱選情不樂觀,除指當區席位「僧多粥少」外,更多是因為與三會成員不熟悉,爭取選票優勢不及有三會身分的對手。

明報記者 劉思昆 陳亦瀅

政務司長陳國基曾表示,三會成員於地區服務多年並熟悉區情,能選出對當區熟悉及有意服務的區議員。據本報統計,非三會成員的21名候選人中,有10人報稱從事社區工作或工會工作。

林海坤身兼關愛隊 與三會認識不夠深「輸蝕」

三會以外,有候選人參與其他地區事務委員會的職務,惟仍稱選情不樂觀。大埔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林海坤,亦身兼當區康樂園區的關愛隊副隊長,是次參戰當區地委界別。他表示當區是「12:8」(即12人爭8席),故對勝選信心一般。雖說因職務之故,在區內做了不少社區工作,對比有三會背景的候選人,在尋求提名上沒有「輸蝕」,但拜票上「輸蝕少少一定有」,因相比之下與其他三會成員認識「不夠深」。

譚金蓮:需用盡渾身解數接觸

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曾於2011年區選落敗,今屆出戰元朗地委界選舉,她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仍有未能完全接觸該區的三會委員,更形容「用盡自己渾身解數」接觸委員,她稱需要視乎候選人本身、背景及其團體網絡能否接觸到委員,而她自己則估計未能完全接觸。對於自己並非三會成員,被問到今次參選會否感到「蝕底」,譚金蓮則表示自己作為新丁,本身不認識三會委員,亦不是他們的伙伴,與他們接觸期間亦已介紹勞聯,無論成敗也好,已感到自己「做了點事」。

翻查資料,過往譚金蓮參與過區議會選舉、勞僱會等多場選舉。對於區議會選舉,她認為居民重視候選人能否直接地解決所需,她憶述於2011年參選區議會時,正值最低工資立法時期,該區有不少法團受影響而增加撥款,她作為工會代表,當時亦被罵「正廢柴」,惟她認為自己作為工會代表,是需要考慮自己的初心,輸掉議席亦無可厚非;而且勞僱會較茩型F策,由工會代表參選,選民亦會觀察候選人是否對行業和政策有一定了解,以及與政府溝通的能力。她認為兩方面的選舉各有不同,但在個案和政策之間,其實應可取得平衡。

同樣有勞工團體背景的工聯會副理事長李永富,出戰離島區地委界別,也對選情不樂觀,稱向三會成員拜票時,他們禮貌上或許表示會支持他,實際上或非如此。

三會成員陳凱榮:逾半認識有合作 較多機會見面

三會成員競逐地委界議席的選情截然不同,身兼東區環泰分區委員、該區民建聯地委界候選人陳凱榮表示,在今次選舉中,有超過一半委員早已認識,過往亦在社區合作,他可以逐個拜訪、見面,可針對與每個委員過往合作的議題討論,相對地自在一點。他也認同作為三會委員,會經常參與由民政專員舉辦的活動,亦要出席會議,委員之間有較多機會接觸,他的選舉工程亦是建基於過往的工作。

出選屯門區地委界的民建聯候選人陳暹恆,也是當區分區會委員,他認同與三會成員在工作上的交流有利選情,上屆區選他於屯門新景區落敗,雖未有評估今次選情是否樂觀,但比較今屆直選及地委界選舉的難度,他指直選選區擴大,有市民反映「未見過」部分候選人,相反地委界選民較少,當區共有162名三會成員,他說已接觸三分之二,甚至九成委員。

(區議會選舉)

更多港聞
民建聯稱多區「選情危急」 經民聯「全面告急」
【明報專訊】區議會選舉周日舉行,民建聯和經民聯昨分別舉行記者會及造勢大會,表示選情緊張。民建聯主席陳克勤稱該黨在多個直選選區「選情非常危急」... 詳情
算力勝鄰區 超算中心兩年建成 AI需求大 數碼港主席:吸龍頭企業必要基建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中研究在港設立首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可行性,最終決定由數碼港承擔項目。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分兩階段設立... 詳情
【明報專訊】數碼港電腦系統今年8月遭黑客入侵,導致逾400GB資料在「暗網」被公開,數碼港今年9月宣布成立專責小組監督和跟進事件。數碼港主席...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積極發展海濱用地,立法會「研究與海濱相關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舉行會議,發展局稱會善用市場力量打造海濱,舉例中環摩天輪... 詳情
21歲港大女生宿舍自殺 三層機制未涵大專 專家:較難識別高危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昨有一名女生在宿舍自殺,當場死亡。校方表示對有學生離世非常難過,籲學生「有困難務必要求助」。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