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支街燈 或足令種群滅絕

[2024.01.07] 發表

【明報專訊】螢火蟲活動範圍狹窄,若棲地破壞固然影響存活,若遇上光害,即使只是一支街燈,亦可能會種群滅絕。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表示,最近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的鄭凱甄怪眼螢,是香港特有品種,只在大嶼山法門古道一段約1.8公里的路段有紀錄,而該種螢火蟲過去10年下降68.2%,估計受到棲息地數米以外的街燈燈光影響,認為香港特有螢火蟲若最終在港消失十分可惜。

極危螢一10年少九成一少七成

資料顯示,鄭凱甄怪眼螢由饒戈發現,於2018年公布並以捐肝救人的鄭凱甄命名。饒戈稱,鄭凱甄怪眼螢分佈甚狹窄,雖然位於偏遠地區,但仍受到機場及東涌的光污染影響,另外該種螢火蟲棲息地數米以外有一支街燈,晚上散射的燈光相信對螢火蟲影響更大,學會早前曾向路政署反映,該署為相關燈加裝遮光板,效果仍待觀察。

路署減光度加遮光板 成效待望

路政署回覆稱,2021年3月收到公眾表示關注地塘仔村內部分村燈或影響附近螢火蟲,署方同年7月按相關部門建議將其中一支村燈光度調低至原來60%,以及加裝遮光板遮蔽其照向燈柱後方(即村內通道範圍外的位置)的光線。該署稱,地塘仔村部分通道早年已設置20多支村燈便利出入,因應村民申請,署方2019年初在無照明的路段加設街燈。

至於另外兩種極危螢火蟲,寒冬凹眼螢只在香港5個地點有紀錄,包括大帽山及荃錦坳等,其中兩個地點已消失,種群數量過去10年下降88.5%,主要威脅來自城市擴張產生的光污染;另一種瘤胸熠螢亦是香港特有,只於梧桐寨河谷出沒,飛行時會發出脈衝式閃光,主要威脅來自人為活動,包括興建村屋、豎立街燈及清除植物等引致生境破壞等。

(城市保育)

更多港聞
密閉空間新守則 草稿未提須上報 議員倡先推自願或分級上報 「不可不了了之」
【明報專訊】圓方地底密閉管道去年9月發生兩死奪命工業意外,勞工處正修訂密閉空間工作守則。本報取得守則草擬本,新內容除要求在密閉空間出入口拍片... 詳情
【明報專訊】勞工處正修訂密閉空間工作守則,將要求承建商在整段工作期間於出入口攝錄。有前線安全主任質疑僅拍攝出入口,無法得知工人在密閉空間內具... 詳情
妹患血癌 囚犯破例准赴醫院捐骨髓
【明報專訊】「家人來探訪我的時候,告訴我妹妹發現患上血癌,我知道的時候,妹妹已在醫院接受治療。」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在囚者Tommy(化名)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