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全撤辣 按市G定推地量 陳茂波:住宅供求趨平衡可由市場調節 本研憂礙小市民置業

[2024.02.29] 發表
左圖為啟德跑道區的新樓盤群,其中新地在區內發展的全新樓盤天璽.海,已計劃3月推出發售。財政司長陳茂波(右圖)昨日宣讀《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焦點之一是即時撤銷所有住宅「辣稅」,市場估計新盤交投氣氛將重趨活躍。(明報記者、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公布的《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推樓市「重招」,包括實施逾13年、俗稱「辣招」的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昨日起撤銷,住宅物業交易毋須再付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新住宅印花稅(NRSD);金管局公布暫停壓力測試要求及放寬按揭;下年度賣地按市G決定推地量和速度等。政府消息稱,並無指標界定何時重推「辣招」,會動態觀察市G,有需要或採適當措施。地產界普遍歡迎全面「撤辣」,料有助樓價和交投;民主黨及本土研究社擔心影響市民置業負擔能力。

政府2010年起引入各項「辣招」,旨在遏抑短炒活動;今年1月私宅樓價指數連跌9個月,樓市交投仍比去年疲弱。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樓市現已較當年炒風熾熱及供求失衡情G有明顯改變,經考慮樓價變化、成交量、未來房屋供應量、經濟情G和展望,及整體市場氣氛,有關管理措施已無必要。

消息人士又稱,去年10月25日「減辣」後,沒[象顯示樓市變得熾熱,總成交由該月2100宗,每月連升至上月3500宗;樓價方面整體住宅物業價格近月續跌,上月按月跌約1.6%,較2021年9月高峰跌23%。

消息:何時重推辣招無指標界定

至於當局日後會否重推「辣招」,政府消息人士說,並無所謂指標界定何時再推辣招,亦無刺激成交目標,相信短期內不會出現大量炒賣。另一政府消息人士稱,下年度(2024/25)賣地仍採審慎策略,推地步伐會按市G調整。

另外,消息指過去3年3項印花稅每年平均稅款總數共約94億元,全面撤辣後成交量或增,而買家仍須付從價印花稅,故難評估庫房收入變化。

陳茂波在記者會解釋稱,未來住宅供應水平較高,達供求平衡,認為適合容許市場自行調節。他預期「撤辣」後住宅交投量增加,惟樓市受很多因素影響,「人們是否買樓、幾時買樓,除了這些措施,還會考慮到經濟狀G、息口走勢、自己就業情G和收入」。他相信撤辣有助穩定市場信心,引導市場作合適期望,毋須因地緣政治、高利率等因素過分放大悲觀情緒。

現時本港置業負擔比率為72%,仍高於過去20年長期平均值51%。被問全面撤辣會否影響市民置業,陳稱本港樓價一向高企,承認置業負擔比率相對較高,政府會通過出售資助房屋助市民置業。

梁志堅:不會令樓價即時C升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政府明白若樓價持續未能止跌,勢必影響各行業,打擊整體經濟,「撤辣」可令今年一手交投量止跌回升,但不會令樓價即時C升。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撤辣後二手放盤量將增,預計下月成交量將較本月增三四成;樓價不會爆升,因市場尚充斥不利經濟因素,料樓價穩步上升。

地產代理監管局歡迎政府「撤辣」,相信有助刺激成交宗數增加,對地產代理生計有幫助。痚禰業地產集團歡迎政府回應市場需求變化,相信可助市民置業換樓,帶動成交增加。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政府「撤辣」是挺激進做法,如撤銷額外印花稅後,有意炒賣的地產經紀毋須等兩年便可「短炒」,指政府有責任保障本地居民置業自住需求,擔心香港變回「炒樓天堂」,未來一些大型土地發展計劃亦或令人質疑是投機炒賣項目。

民主黨:向地產界完全傾斜

民主黨發展政策發言人吳永輝認為,政府全撤辣是向地產界完全傾斜,質疑措施能否幫到市民置業。他指港人樓價負擔屬全球前列,若樓價C升,一般市民和年輕人買樓更難,加上高息之際取消壓力測試,恐進一步增加市民未能負擔供樓支出的風險,導致社會悲劇。

明報記者

(2024/25預算案)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財赤1016億超預算近倍 料2027/28始收支平衡 糖縮八成 「能者多付」富人加稅
【明報專訊】政府財政再錄得赤字,《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2023/24年綜合赤字1016億元,較原預算544億元增近倍,儲備則...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龐大財赤,政府消息人士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重點在積極縮減政府開支,同時奉行「能者多付」原則,故會見到多項措施是向最富有階... 詳情
薪俸稅「標準稅率」變兩級 500萬元起收16%
【明報專訊】《2024/25財政預算案》有多項開源措施,包括年度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標準稅率設兩級制,2024/25課稅年度起實施,政府收... 詳情
新民黨倡富人稅再加 民主黨失望官俸未減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後,各政黨回應措施。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開源」措施溫和,認為可再調高入息淨額逾500萬元的... 詳情
考慮財政  基建步伐改人工島推遲  發展「略後於北都」 測量師料對房屋供應影響有限
【明報專訊】《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及政府正審視如何有序及分階段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950億至1350億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