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赴京 中美高層交流漸復常

[2024.04.06] 發表

在本周二中美兩國元首通話後,美國財長耶倫旋即開啟訪華之旅。這是耶倫9個月內第二次訪華,也是兩國元首三藩市會晤後首位美國內閣官員訪華。去年以來,中美間交流越來越頻繁。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孫興杰認為,目前,中美關係恢復到了特朗普上台以前的制度性、常規性溝通的狀態。兩國都有管控危機、維持中美關係發展態勢的意願。「尤其現在美國正要大選,在大選期間,拜登有意維持中美關係的穩定。」

不過,穩定之下依舊暗流湧動。今年1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利文公開談到,美國的對華方略依然是投資、協同和競爭。孫興傑分析稱,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核心是經濟競爭,聚焦於經濟產業和高新技術。中美之間一直存在種種經濟議題,但在不同時期焦點略有不同。

此次耶倫訪華將議題設在貿易失衡方面,她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產能過剩問題設為訪華的關鍵議題。不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中國稱為「新三樣」的產業是否真出現過剩,目前業界尚未達成共識。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在供給端,上周四,科技公司小米剛發布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車。在擴大國內需求方面,中國對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大宗消費推出多項促進政策,本周剛發布的調整汽車貸款新政,就讓消費者有望「零首期」購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認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處在較快速發展階段,目前談不上產能過剩。不過供給擴張有可能快於需求增長,所以不能排除未來出現供大於求的可能。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有通過公平競爭獲得國際市場相應份額的權利。耶倫作為美國財長,站在美國的利益考慮,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等發展迅速、有可能對美國利益形成衝擊的產業提出疑義,「肯定不完全是基於市場為基礎的。」

事實上,美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雙重標準。目前中美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有補貼。中國自2014年起,開始對新能源車進行消費補貼,但從2018年開始補貼退坡。美國則是在2022年通過了《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為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的投資提供100億美元稅收減免。

雖然存在立場差異,但盧鋒認為,此次耶倫訪華,兩國官員應該會努力達成一些合作來應對雙方關切。畢竟,耶倫一向不贊成與中國經濟脫u。

更多中國要聞
【明報專訊】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涉嫌誤導銀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的案件,預計將於2026年1月進入庭審階段。 路透社報道,... 詳情
德國總理朔爾茨本月晚些時候將訪問中國,預計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多家德國企業高管將與他一同前往。此次訪華是朔爾茨自去年夏天柏林制定「中國戰略... 詳情
上海火車站安檢慢 旅客逼爆不滿衝卡
【明報專訊】在清明「小長假」第一天(4日),大批旅客經鐵路出行。網傳上海火車站在當日早上只開放兩個安檢口,導致部分旅客因趕車而「衝卡」,引發... 詳情
清明節假期,內地多個著名景區人流爆滿,近期因麻辣燙爆火的網紅城市甘肅天水,遊客接待量創下了新高。另據國家鐵路集團統計,清明節全國發送旅客18... 詳情
【明報專訊】江蘇南通官方上月出台文件「禁止製售冥幣紙紮」引發爭議,當地商家稱清明期間正常銷售未因禁令受罰,市區內幾乎不見有人當街燒紙。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