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惡化前車之鑑 稅戰恐招惡果
特朗普向多國加徵關稅,令人想起1930年美國《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的失敗政策,當時美國大幅提高進口貨關稅,引發多國報復,令全球貿易萎縮,並導致大蕭條惡化,全球受害。
1929年底美國股市暴瀉,全國陷入經濟危機。共和黨參議員斯穆特和眾議員霍利推動提高關稅,保障國內農民免受外國競爭影響,關稅徵收範圍其後擴至其他行業。縱使當時有超過1000名經濟學家反對,但1930年6月時任共和黨總統胡佛仍簽署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對一系列輸美貨品關稅提高約20%。法案即時引爆貿易戰,包括加拿大、法國和西班牙在內多國隨即向美加稅報復。
全球貿易萎縮危機
專家指出,貿易戰削弱了美國經濟並延長了大蕭條。1929至1933年間,美國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大跌近30%,失業率升至25%。不單美國,貿易戰也令全球貿易萎縮了65%。
多倫多大學加拿大歷史系名譽教授博思韋爾指出,特朗普的貿易願景將美國帶回上世紀,主要不同是特朗普視關稅為「權力武器」,不像《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般目的是保護國內經濟。加拿大毅偉商學院國際商業教授朔特也稱,特朗普將關稅作為非貿易議題的籌碼,例如移民及地緣政治,「這可能導致其他國家作出更加複雜和不可預測的報復行動」。
朔特指出,在《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時期,全球經濟不像今天般緊密聯繫,「現在情況不同,全球貿易關係複雜得多,包括零件和半製成品等,供應鏈和價值鏈都是跨境整合」。他警告,特朗普的關稅影響可能導致通脹及經濟衰退,也帶來地緣政治後果。
(金融郵報/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