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用AI發送手機短訊 市民更難辨別釣魚騙局
常見偽造退稅郵務及告票通知
【明報專訊】加拿大政府方面表示,詐騙團伙正在利用人工智(AI)能有針對性地發送手機短訊行騙,其手段足以亂真,大家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予以防備。
【常見的短訊釣魚騙局包括偽造的加拿大稅務局退稅通知、加拿大郵務公司更新以及高速公路通行費提醒。
安省奧沙華市(Oshawa)居民康普頓(Janean Compton)本周收到2條短訊,聲稱她有超速罰單,她當時第一反應是懷疑這些信息是否真實。
短訊指出﹐康普頓可通過點擊短訊中的鏈接來支付罰款,從而避免上法庭。康普頓想起她所在地區確實安裝了雷達攝錄機,而且她今年早些時候,確實收到過一張真正的罰單,短訊中說的似乎也不是無中生有。
但幸好她仍保持警惕﹐於是上網搜一下看看是不是騙局。很快搜索的結果證實了她的懷疑,於是她在Facebook上發文提醒大家。
她說﹕「我差點上當,還好我沒點那個鏈接,否則﹐不知會發生甚麼,我只是把那個號碼拉黑了。」
加拿大競爭局表示,這類騙局變更普遍,並提醒加拿大人警惕所謂的「短訊釣魚」(smishing)攻擊。
「短訊釣魚」是手機短訊(SMS)和網絡釣魚(phishing)的結合,指的是那些偽裝成政府機構、銀行或正規公司的欺詐短訊。這類信息通常附有鏈接,如果點擊,就可能安裝惡意軟件,或引導到偽造網站,竊取個人或財務信息。
競爭局欺詐性營銷行為偵緝處副處長帕蘭博(Josephine Palumbo)表示,過去幾年﹐這類案件確有所增加。
專家指出,過去虛假短訊容易被識破,因為其中常有拼寫或語法錯誤,因為很多撰寫者的母語並非英語。而如今由於人工智能的普及,這類騙局可能變得更頻繁、更難識別,騙子開始頻繁使用ChatGPT這樣的工具。
多倫多都市大學的高級分析師洛克哈特(Angus Lockhart)表示,「ChatGPT永遠拼寫正確,從不會有錯別字。現在任何人都能寫出語法完美、通順流暢的英語訊息﹐所以即使短訊看起來很正規,你也得更加小心。」
加拿大反詐騙中心的霍恩卡斯爾(Jeff Horncastle)表示,騙子利用AI根據網上收集的潛在受害者信息定制詐騙短訊,並大規模自動生成這類信息。
「有些短訊甚至會包含你的部分個人信息,借此進一步讓你相信這是個真實的信息。我們今年收到的短訊釣魚舉報,實際上比2024年上半年要少。」
這類信息往往帶有「緊急感」,是騙子用來促使收件人不加思考就做出反應的常見策略。專家建議大家要放慢腳步,首先核實信息來源。其次不要點擊可疑鏈接,即便信息要求回覆「STOP」或「NO」,也要予以忽略。當你收到可疑短訊時,請記住,大多數正規機構不會通過短訊或電郵要求你提供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