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借記卡被盜用沒接短訊 多市華漢無辜蒙受損失呼冤
雖即向銀行報告停帳戶惜難阻轉錢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一位華裔市民的銀行借記卡(Debit Card)被人在美國盜用,他雖然立即報告銀行,銀行方面也將舊的銀行卡作廢並承諾要進行調查,但有職員表示,那被盜刷的2100多元有可能不會返回失主。
這位自稱李奇(Ricky)的華裔市民向本報表示,他的收入不高,近期因為要搬家,對現金餘額也就特別關注,要精打細算用好每一分錢來預付新房租。
「上周六(26日)凌晨5時左右,我還在為現金流的事情發愁,所以就通過手機APP上網查看我的某銀行帳戶,以確定交完房租後我還剩多少生活費。結果就發現支票帳戶上多了好幾筆即將完結的交易,不知從何而來。」
根據收款方的名字,李奇上網查詢,「這些可疑的交易,首先是有人向維基百科捐了5元,然後兩筆203.11元和444.96元,分別給了兩個我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的機構。之後830.78元和623.08元,是給了美國特拉華州(Delaware)一家名為Freeman Arts Pavilion的公司,我後來查到是一家票務公司。這些全都不是我的花銷。前前後後總共被劃走2106元左右。」
5個可疑交易全沒短訊提醒
李奇立即撥打該銀行的服務熱線報告這一情況,接線員表示立即暫停客戶的帳戶。這時李奇又意識到一個新問題,他給自己的這個帳戶設定的是,「該帳戶發生的任何交易,都會給指定的手機發去提醒短訊。」
據李奇稱,「這5個可疑交易都沒有給我發來短訊。如果在第一個可疑交易發生時就見到短訊,我就會立即聯繫銀行,也就不會有後續的損失了。」
到了周六下午,李奇發現雖然他已經報告上述交易可疑,但所有交易都還是完成,2100多元從李奇的帳號上劃走。他只好又跑去銀行親身討要一個說法。
銀行職員在接受李奇報案時,詢問李奇是否將自己的銀行卡信息透露給其他人。李奇表示,「我一個單身人士沒有妻子,銀行卡資料還會告訴誰?只可能是被人盜用了,我只是奇怪我的銀行卡信息是怎麼丟失的。」
但令李奇感到驚訝的是,櫃員聽完李奇的講述後,只是把出問題的銀行卡剪爛,給了他一張新卡,並對李奇的投訴開設一個卷宗號,表示銀行方面會進行調查,大概需要15個工作日。
李奇稱,「他們既沒有仔細聽我講述過程,也沒有承諾會追討回那2100多元。這麼一筆款對我這樣的低收入人士來說是很大的數目,現在錢很可能回不來,我只好問家人先借債度日。」
本報已就此事去信這家銀行詢問,並向加拿大銀行服務及投資申訴專員辦事處(OBSI)反映該情況,希望能獲得指導意見。至截稿時為止還未收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