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場】《劇本的年代—文字→想像→影像》拆解一個劇本的誕生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8月初主辦《劇本的年代—文字→想像→影像》專題講座,邀得編劇莊澄、麥啟光、彭秀慧、梁禮彥、李春暉、鄭緯機、林均乘博士、金像獎影帝許冠文、影后衛詩雅、男配角朱爣d和女配角梁雍婷出席;導演何妙祺任主持,展開關於劇本從案頭文字蛻變為銀幕光影的深度對話。
《九龍城寨之圍城》監製及資深編劇莊澄一語道破劇本的「生存法則」,「我過往每年最少睇幾十個劇本,每年都有幾次,明白到成語『手不釋卷』,即係食緊飯都唔想放低佢,咁虃@本鬺謠縑A就覺得係好好」。《臨時劫案》導演兼編劇麥啟光對此感受至深,「我發現其實如果要睇個劇本,要先睇明呢個劇本,再睇堶惕睇搨n做洁C即係我要了解清楚個劇本講乜洁A先再了解我工作上要做 」。
劇本是藝術品還是說明書?
劇本的本質又是什麼?《命案》編劇李春暉分享兩恩師的極端看法,「我師父司徒錦源話劇本其實係一個instruction manual(說明書),畀全部人睇,但係游乃海就話畀我聽,劇本係一個作品」。一眾編劇道出編劇時面臨的終極難題,既要具備讓團隊遵循的實用,又要擁有能感動人心的藝術。本屆金像獎最佳編劇得主之一《破.地獄》鄭緯機認為:「如果靈感係薯菬倥隞{識鴾H,就算觀眾本人未必有所經歷,未必有呢個intention捉住佢,但係你]睇完有感覺,係因為你都get到我]當日get到洁A所以你]會有反應,齞洢Y鬺A鴷肮↗堙C」
《毒舌大狀》編劇林均乘博士點出香港電影的獨特,劇本並非完成品,而是持續演化的生命體,「成個劇本係一個藍圖,由開始到最尾,佢鴷糽R係一路繼續。我諗香港電影人成日會講一樣洁A就係麙攭R,即係套電影麙攭R,我覺得由劇本已經開始」。
許冠文憑直覺揀劇本
許冠文認為真正的創作源於千錘百煉後的人生直覺,「所有創作係人生,你準備驉A之後真正創作時,你就係一種直覺。唔知大家有冇聽過,直覺其實唔係直覺,直覺其實係你人生所有經驗,知識鼤祪n,鶪@秒鴾狨部v。
這種直覺也體現許冠文在挑選劇本的終極標準,他說:「我M家睇劇本係咁樣,望一望先,睇故事in general覺得有冇意思。有意思,OK。好唔好玩?entertaining?即係大部分人都覺得幾好睇喎,跟住我問一個最緊要屪D目就係:『睇完呢套戲之後,呢個世界會唔會靚驉H』呢句最緊要。」他道出電影命題以外,同時亦要考慮娛樂的功能,「首先你可唔可以娛樂到觀眾?如果娛樂唔到,賣唔到飛,講耶穌都冇用。娛樂到觀眾後,最理想就係睇完覺得呢個世界靚驉A就係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