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全人教育 內地補習校「不會成主流」
【明報專訊】內地補習社「摘星教育」早前聲稱九成學生今年升讀「港三大」,有人質疑這類補習社的學生只淪為「操卷機器」,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校長張建新稱「不看好」這些學校,指缺乏全人教育,「永遠不會成為主流」。內地補習學校「萬鶴書院」校長王磊認同學生要全人發展,惟「入大學都係睇分」,「無論哪間學校,(如)去到中六有好多課外活動,其實都不實際」,認為操練模式是制度及市場需求所致。
內地校:入大學係睇分
王磊稱該校不少教師持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要求學生死讀書……我覺得任何一個老師只要有人文精神,佢都唔會咁做,只不過當市場逼我]咁做,你只能咁做」。他憶述有家長曾要求增加測考、設懲罰機制確保學生用功,「家長需求我們要迎合,我們只好做衋u化」,該校每周設一堂體育課,宿舍有保母,盼照顧學生身心。
張建新說,人工智能出現令知識變「廉價」,學生不能只背誦,亦要多元發展。他提到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前,讓各資助大學率先取錄學生的「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今年踏入第四年,將迎首屆畢業生,倡當局檢討成效,考慮為學校提供更多推薦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