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專家:「矽盾」成美台協防一環 關鍵保技術領先
就盧特尼克的美台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半導體專家、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昨分析,這意味美國將「矽盾」定義,從台灣獨有,轉變為美台共同韌性,此構想可能迫使台積電加速在美擴產,其他供應鏈也需受壓。
「矽盾」一詞最早由澳洲記者克雷格.艾迪生(Craig Addison)於2001年提出。他在書中提到,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若大陸攻台,將切斷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並引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事干預。
中央社昨引述劉佩真指出,美方認為若台灣晶片產能因衝突中斷,美國將無法獲得保護台灣所需的一切資源(包括軍事和經濟運轉的晶片),因此美方以此為基調,認為必須達成一定程度的晶片自給自足、或至少是「五五分」,才能更無後顧之憂地承擔保護責任。
劉佩真指出,台灣如何在「五五分」新協議確保半導體技術領先地位不被削弱,同時在新設立的海外廠區保有核心知識產權、營運控制權,將是最大挑戰;如何確保台灣研發及更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不受影響,同時滿足海外設廠對高階人才的需求,更是產業必須面對的資源分配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