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增兩倍 貧富起跑線拉開

[2017.06.20] 發表

【明報專訊】香港自上世紀70年代推行普及教育,令市民可在較公平的起跑線上競爭,不少人憑努力得到向上流的機會。回歸後政府推動教改,多間資助名校轉為年收數萬元學費的直資學校,更有愈來愈多家長願意大灑金錢讓子女到學費不菲的國際學校就讀。回歸20年,香港的貧與富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嗎?

明報記者 鄧力行

教育改革後,學校朝多元化發展,衍生大量直資、一條龍等學校。以小學為例,2015年學生人數33.7萬,較2001年減少近32%,但直資校學生則升9.3倍;直資學校(包括中小學)數目在此期間增加近兩倍至82間,資助及官立學校就大減。中學方面也有類近情G,傳統英中及名校紛紛轉直資,直資中學由2001年27間大增至2015年61間(見圖),而近期再有名校計劃轉為直資。

中產家長:將惡化貧富懸殊

「讀不同學校,視野分別很大。」張艷璿去年因女兒功課壓力太大,一筆過付8萬元為她轉讀國際學校,現時女兒每月學費和課外活動支出逾2萬元。她指不是每個家庭能負擔,認為現時「基層學生向上流機會將更小,未來貧富懸殊情G將惡化」。

「很多人沒選擇,是很無奈的事。」湯頌儀的兒子3個月前由津貼小學轉讀國際學校,開支每月驟增逾萬元,她要考慮再次投身全職工作幫補家計,但為了給兒子更好的教育,她認為值得。

國際校本地生3年升三成

近年香港國際學校出現「本地化」現象,教育局數字顯示,國際學校本地生人數由2013/14學年的5650,持續上升至本學年超過7550,本地生佔國際學校整體學生人數比例,也由當年15.9%逐年上升至本學年20%。資料顯示,現時香港共有52間國際學校,全年學費介乎4.32萬至21.82萬元(除了元朗橫洲國際學校全年學費5800元)。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家長對本地教育制度出現「離心」,國際學校原是給在港外國人子女就讀,現時部分國際學校「本地化」,有的甚至七至八成都是本地生。

茤衩a長:名校見住址叫回家

中產家長為子女尋找理想學習環境,對基層家長卻是不可能。與女兒居於大角嘴茤衁滷i超源說,女兒在區內一津貼小學就讀,因為直資名校要交學費,根本不用考慮,「看你住址已經叫你回家等消息了,你住在奧海城就有機會」。

政府01年容許直資加學費

教育局數字顯示,2001至2015年間,學生人數由95萬降至69萬,中小學總數減少233間,惟直資學校由29間增至82間,增幅近兩倍。政府2001年起容許直資校大幅加學費,以「吸引現有資助學校參加直資計劃」,翌年起多間傳統名校相繼轉為直資。1998年批准的116間英中有10間已轉直資,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英華書院、聖士提反書院、協恩中學等,本學年學費介乎1.53萬至6.45萬元。教育局規定,直資校要為有需要學童提供資助。

張艷璿批評這是倒退:「從前一級名校仍然免費,可以憑實力考進去,近年不少名校轉直資,基層如何負擔?」葉建源分析,過去政府透過教育促進貧富流動,惟現時高收費學校卻反而會鞏固甚至促成跨代貧窮的問題,對低下階層不利。

更多港聞
97年大學畢業 現任教師:教育商業化 學生應外闖
【明報專訊】「現在降聯合王國國旗和香港旗,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主持人在1997年回歸慶典上言畢,藍色米字旗徐徐滑下,... 詳情
回歸日出世 負笈英國大學生:世界好大 港教育埋沒人才
【明報專訊】五星紅旗在灣仔會展升起時,小嬰兒掙脫母親的身體,來到了特區政府的土壤,多年來與特區政府同成長。惟4年前難抵本港教育制度逼人,他感... 詳情
便利店員墊支買早餐 老翁守信還款 善心員工:只係做番個似人做翵
【明報專訊】近日網上流傳一張便利店職員相片,上載者留言指早前在香港仔一間便利店購物時,見到一名老伯買早餐時發現不夠錢,不知如何是好之際,相中... 詳情
【明報專訊】女清潔工不忍心牽涉販毒案的兒子要坐牢,向兒子同案被告的女友提出支付「安家費」,要求她勸男友一力承擔所有罪責,但同案被告女友拒絕並... 詳情
【明報專訊】售貨員前年疑因向前女友求復合不果,潛入女方寓所並藏身衣櫃,待女方回家後撲出將她強姦。陪審團早前裁定售貨員強姦及嚴重入屋犯法罪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