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我們的歷史
北美亞裔的歧視與反歧視

[2021.04.10] 發表

近期以來,北美針對亞裔的暴力有上升趨勢。作為生活在此的華裔,我們眼下更有必要瞭解自己在加拿大的歷史,從更多的角度理解我們的處境。

「亞裔不是『啞裔』」,這是近期很多北美華人的討論話題。面對疫情之下針對華裔的歧視乃至暴力行為的增加,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作為少數族裔,我們在北美面臨的諸多困境。不少人可能會認為歧視只是目前疫情之下的特殊情況,但如果我們進一步探索北美亞裔和華裔的歷史,就會發現把亞裔和疾病關聯起來的刻板印象,在北美存在已久:從百年前的「黃禍」(Yellow Peril),到今天的「中國病毒」,這類話語的反復湧現,和北美政治語境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希望理解乃至改變這種社會性歧視問題,就需要對其根源以及相關聯的政治和制度因素有更充分的瞭解,從而更有效地同主流文化以及其他少數族裔文化進行對話。通過閱讀和北美亞裔歷史相關的一些深度好書,我們能更好地讀懂我們自己的歷史,從而理解我們的當下的境遇、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未來。

《傳染性分裂:舊金山中國城的流行病和種族》

Contagious Divides : Epidemics and Race in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過去一年,不少亞裔在生活中都有遇到和疫情相關歧視。其實,把疾病和亞裔聯繫在一起的觀念,從早期亞裔剛抵達北美時就已經存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把新冠病毒稱作「中國病毒」的說法在北美早有前科:19世紀開始,北美白人就不斷妖魔化華人移民,以至於美國公共衛生機構都宣揚華裔攜帶骯髒的疾病,會對本地居民造成影響。在這本書中,南加州大學教授Nayan Shah追溯了美國華裔被當作社會問題替罪羊的歷史,同時也展現了華裔社會活動家們是如何通過參與公共衛生機構的構建來應對歧視的。面對當前和疫情相關的仇視亞裔氛圍,這本書能帶給我們很多啟發。

《有色者的成功:亞裔美國人與「模範少數族裔」的起源》

The Color of Success :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el Minority

北美主流文化很容易忽視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因為社會上存在一種亞裔是「模範族裔」的印象:他們雖然不是白人,但是同化得很好,而且勤懇守法,在既定社會規則下努力向上攀爬。亞裔本身甚至也常常認可這種「模範族裔」的話語,有時還會有些沾沾自喜。但事實上,這種話語產生的背後有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因素,它同時還有可能促發不同少數族裔之間的矛盾衝突。本書中,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家Ellen D. Wu對「模範亞裔」印象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涉及到二戰、冷戰、夏威夷建州等一系列政治事件。通過梳理華裔和日裔在美國立足的歷史,她告訴我們「模範亞裔」絕不只是對亞裔的簡單描述:它和「黃禍」這種對亞裔的歧視話語同時共存,影響著北美主流文化和亞裔自己的種族觀。

《華人在加拿大:關於身份、平反和歸屬感的掙扎》

Being Chinese in Canada :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Redress and Belonging

在利用華人勞工修建完太平洋鐵路西段之後,加拿大政府在1885年開始對華人徵收懲罰性人頭稅,這讓很多加拿大華人的家人和子女難以前來團聚,從而避免他們移民加拿大。在兩次提高人頭稅金額之後,加拿大政府甚至完全禁止了華人移民。直到1947年,這項禁令才被撤銷;此後直到2006年,加拿大政府才為種族歧視向華人社區道歉。在禁令頒發,直到政府道歉的這120多年之間,到底發生過哪些事情?其間的數代加拿大華人,是怎樣在政府主導的歧視之下生活的?作為第一部探討「人頭稅平反運動」(Head Tax Redress Movement)的著作,William Ging在本書中展現了參與其中的歷代華人的聲音,他們在爭取平權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困難,以及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的影響。

《中國男人》 China Men

作為美國華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榮休教授Maxine Hong Kingston(湯亭亭)在本書中對自己父親一系的幾代男性進行了追溯:這包括她的曾祖父,一個被帶到夏威夷田地幹活的契約學徒;她的祖父,一個和其他數千華人一起修鐵路的勞工;她的父親,有可能是非法從中國來到美國的移民;以及她的兄弟,在越南戰爭中服役的軍人。通過追憶對自己家庭的「小歷史」,湯亭亭對美國文化身份、男性氣質等主題進行了反思,也展現了移民兒童在舊世界的規則和新世界的期許之間所感受到的無所適從,以及由此受到的心理傷害。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性敘述,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美國夢」的殘酷性和排他性一面,並切身感受到華裔在北美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

《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 A History

這本書可以說是美國亞裔歷史方面的奠基性著作。其作者Erika Lee(李漪蓮)是明尼蘇達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她在本書中對美國歷次亞裔移民潮進行了梳理:從1850年代到加州建造鐵路的華人苦力,一直到1980年代到達明尼蘇達州的老撾苗族難民。從中我們會瞭解到很多和華裔相關的不公平歷史,比如《排華法案》是怎樣讓亞裔成為第一個被美國禁止移民的族群,並因此成為最早的「非法居留者」的。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李漪蓮讓讀者看到美國主流文化對待亞裔的態度不斷在「壞移民」和「好移民」之間來回擺動:政治環境的稍加變動,就會改變主流對亞裔的態度,對亞裔的生存處境造成巨大的影響。要認識並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歧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本書也有中文譯本,並且有電子版可網上購買閱讀: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125213184/)

《驅逐:被遺忘的反亞裔戰爭》

Driven Out :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從1848年到20世紀,美國西部的城鎮中,華裔一直都在遭受暴力驅逐,甚至在種族清洗運動中被惡意殺害。在這本書中,特拉華大學美國研究教授Jean Pfaelzer記錄了這場種族清洗運動以及被迫害的華裔們的抵抗:他們最終發動了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非暴力反抗運動之一。仇視亞裔的暴力並不是近期才出現,而是有長久的歷史根源;當我們把眼下的情境和過去不斷出現的仇視、暴力聯繫在一起時,才能真正理解反歧視行動的重要性。

更多食遊細界
醫生﹕月經最怕2情況
糾纏女生朋友們大半輩子的生理期,不來令人憂心是不是懷孕了,來得太久又擔心自已健康亮紅燈嗎?婦產科醫生陳保仁指出,女性月經21∼35天來一次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