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提23條要快做 劉兆佳:須諮詢 保安局未答會否諮詢公眾

[2021.06.27] 發表
一眾問責官員昨日出席「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多人祝賀鄧炳強(左三)升任保安局長,包括政制局長曾國嚏]左一)、勞福局長羅致光(左二)等。(李紹昌攝)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昨日在會展舉行,特首林鄭月娥及多名問責官員出席,在新華社一篇名為〈『壤』從月上來——『天外之土』亮相香港〉的特寫稿中,眾官只有新任保安局長鄧炳強被點名提及,稱鄧親眼看到月壤,「心埵麻I激動啦!國家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令我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李紹昌攝)
新任政務司長李家超(左)被質疑只有警政經驗,能否統領政府各部門,他昨日稱自己並非「紙上談兵」,曾統籌處理颱風、模擬大亞灣核電廠事故的核應變計劃演習、應對「黑暴」等。圖為他(左)出席「時代精神耀香江」航天展覽開幕禮,與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右)打招呼。(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新上任的保安局長鄧炳強昨日首次公開回應傳媒提問,被問未來工作重點,主動提到《基本法》23條立法必須做和要盡快做,會盡一切能力做好預備工作,但今年內未必有足夠時間完成。本報向保安局查詢有何準備工作及會否做公眾諮詢,發言人回覆時沒明言會否諮詢,稱會制訂適切的宣傳和解說方案,和市民多溝通,清楚闡述立法原則和細節,避免誤解或被抹黑。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和保安局前局長、行會成員葉劉淑儀均表示,23條立法要做諮詢工作,劉更稱若不做要解釋。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促政府交代,相關本地法例是否用普通法原則,例如毋須用《港區國安法》的指定法官。

港區國安法涵蓋基本法23條的部分罪行(見表);據國安法第七條,特區政府應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即23條。保安局發言人昨日回覆查詢稱,就23條立法,港府一直進行相關工作,包括研究2003年特區政府提交給立法會的草案及做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研究。發言人稱會小心推展有關工作,制訂有效和務實的方案和條文。

劉:立法建議不能照抄當年 倘不諮詢要解釋

2002年9月,時任保安局長葉劉淑儀開展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為期3個月;之後引發2003年七一大遊行,立法最終擱置。劉兆佳向本報稱,23條立法不能照抄當年的立法建議,需按新國家安全風險研究。

劉稱,現時社會是表面平靜但有暗湧,港府應盡可能做到較高透明度的立法過程,要做諮詢,否則要解釋為何要特殊處理;而23條未被國安法涵蓋的罪行如竊取國家機密,定義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他認為政府有空間與社會斟酌。不過,他說現時有港區國安法作「鎮山之寶」,23條立法不是首務,甚至可斬件立法;他認為未來3場選舉,用國安法肅清敵對勢力,以及解決民生問題,更為迫切。

至於23條立法是否鄧炳強能過渡到下屆政府的升官政績,劉兆佳認為立法工作不會由鄧一人「單打獨鬥」,而是中央、特區、愛國力量團結一致去推動。

羅健熙促交代是否跟普通法

羅健熙回應稱,「幾時做同立什麼法,都應該要做公眾諮詢啦,特別是一些會影響人的權利和自由的事。」他認為,政府應交代做23條本地立法是否會用香港的普通法法制,「係咪可以唔使用國安法指定法官審?國安法入面可以送返大陸審黿齯憳Y咪都會冇驉H仲有無罪推定、保釋等等安排」。

葉劉贊成諮詢 不同意斬件立法

葉劉淑儀回覆查詢時說,23條諮詢的時間不用太長,英國近日檢討國安法也只用兩個月;香港將來立法要檢討的包括:過時的官方機密法、間諜罪、社團條例等。但她不同意將23條斬件立法,「中央已(立國安法)幫我們做了幾樣,無謂拖長佢」。

對於羅健熙的質疑,葉太稱國安法的保釋條款門檻高,23條立法是否要跟從,要看法庭對國安法的執行效果。她又稱,過去法庭有案例,香港有陪審團制度,不等於有陪審團權利,將案件放到哪個級別的法院處理是律政司決定;現時土地審裁處等也是指定法官判案,日後23條罪行用國安法指定法官處理是好事,因為他們有經驗。

有機會任資審委 李家超:不容假真誠擁護

另外,選舉制度修改後,設特首、選委會、立法會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政務司長作為主要官員有機會擔任成員。新上任的政務司長李家超昨日說,合資格候選人有兩大條件,包括真誠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他說在政治、道德及香港利益下,不容許有人假裝「真誠擁護基本法」。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被問憂否遭換 陳肇始:抗疫入佳境 交公眾評價
【明報專訊】政府問責班子前日換人,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昨出席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被問到會否擔心若抗疫工作做得不好,下一個被換的是她,她形... 詳情
天主教正委會為港新聞自由辦祈禱會 要忠於良心 夏志誠囑「勿活在謊言堙v
【明報專訊】港府引用《港區國安法》拘捕《蘋果日報》編採人員及凍結其資金,令《蘋果》停刊。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昨日為香港新聞自由舉行祈禱會... 詳情
【明報專訊】壹傳媒早前向保安局申請解凍部分資產,《蘋果日報》上周三(23日)宣布停刊至今,保安局仍未批出或拒絕壹傳媒的申請,據了解,保安局上... 詳情
黎智英著作《蘋果》舊報 公共圖書館下架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還押至今,《蘋果日報》上周亦已停刊。本報記者昨日到兩間公共圖書館,發現書架上已全無黎... 詳情
談《蘋果》停刊 美商會:反映港新常態
【明報專訊】《蘋果日報》上周三宣布停刊,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早泰娜(Tara Joseph)接受美國有線新聞(CNN)訪問表示,今次不只是《蘋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