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5周年 多個菲律賓團體華使館示威
美卿:協菲軍防護南海 中方強烈不滿

[2021.07.13] 發表
中菲南海仲裁案裁決5周年之際,數百名菲律賓民眾昨日在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外舉行抗議活動,要求中國尊重南海裁決,離開菲國海域。(路透社)
圖為中方2015年5月在美濟礁填海造島。(路透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明報專訊】昨天是南海仲裁案宣判5周年,多個菲律賓團體前往中國大使館前示威,要求北京尊重南海裁決,離開菲國海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天發表聲明稱,如果菲律賓軍隊在南海遭到武裝攻擊,美方將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協防菲律賓。外交部對美方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美國停止濫用國際法,停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以及在南海挑釁滋事。

美國務院網站發布聲明表示,現時基於規則的海上秩序受到最大威脅的地區莫過於南海,中國持續脅迫與恐嚇東南亞國家,威脅南海航行自由。

布林肯稱,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與菲律賓應遵循5年前南海仲裁案的裁決,並重申美國去年有關南海政策主張。去年7月13日,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發聲明稱「中國在南海的領土聲索完全不合法」,為美國政府首次就南海領土爭議表明立場。布林肯表示,若任何國家在南海對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發動武裝攻擊,美方將援引與菲方於1951年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第4條承諾採取行動。聲明最後呼籲中國遵守國際法義務,停止挑釁行為,並以行動向國際社會保證會遵循基於規則的海洋秩序,尊重所有國家權利。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回應稱,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權益,是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而南海仲裁案違背國家同意原則,仲裁庭越權審理,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存在嚴重謬誤,是「廢紙一張」。趙立堅表示,仲裁案是一場「政治鬧劇」,美國是「鬧劇的始作俑者和幕後操手」,藉助裁決出台5周年炒作南海問題,「其政治圖謀昭然若揭」。

與此同時,美軍「本福德」號(USS Benfold)導彈驅逐艦昨天進入中國西沙領海,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空軍大校證實此事,稱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田軍里稱,事件表明美國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風險製造者」,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挑釁行為,嚴格管控海空軍事活動,否則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

菲律賓網絡媒體「Rappler」報道,菲律賓漁民、商界、學界、多個社會團體人士等日前再度呼籲當局維護南海仲裁案裁決,捍衛國家領土。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一直被批評在南海問題上立場軟弱,過去他曾表示不會放棄對菲方南海主權,但也不願因南海問題破壞菲中關係。今年5月初,杜特爾特稱仲裁案裁決是「廢紙一張,可被扔進垃圾桶」。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副所長彭念對中通社表示,現在無論是中國、菲律賓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相對都在「冷處理」南海仲裁案,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故此時炒熱話題,以期重新在南海獲得「新的抓手」,讓南海局勢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轉變,從而給中、菲施加更多壓力,但短期內效果有限。

更多中國要聞
【明報專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昨日開始對阿富汗接壤的中亞三國土庫曼、塔吉克與烏茲別克展開訪問,其間還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國務院發表防止種族滅絕與暴行的年度報告,再次指控中國在新疆鎮壓維吾爾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民族,認定中共實施種族滅絕和反人道罪。報... 詳情
中共每月一次的政治局例會,6月因百年黨慶活動而未開。按照慣例,每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議程都較重要,要總結上半年經濟形勢,並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航天局昨(12日)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向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申請發放月球科研樣品共17.48克。中... 詳情
蘇州酒店倒塌 至少8死9失蹤
【明報專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一間酒店周一(12日)部分倒塌,截至當晚救出9名被困者,其中8人死亡,仍有9人失蹤。 事發地點為四季開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