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平台「搶人才」 簡化申請4周內審批 「人才服務窗口」統籌 盼年吸3.5萬人

[2022.12.24] 發表
圖為下班時間的中環上班族。香港過去兩年流失14萬人才,翻查投資推廣署數字,海外及內地公司的駐港總公司及辦事處今年較去年減少71間。(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政府宣布下周三(28日)展開一系列「搶人才」措施,率先推出負責統籌招攬人才工作的「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目標未來3年每年吸納3.5萬人才。政務司長陳國基形容各項措施如「組合拳」,包括早前公布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新加坡早前推出類似的「頂級專才准證」,薪金門檻比高才通低,勞福局長孫玉菡稱高才通「遠遠廣闊」於星洲,加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按年增8000宗申請,反映人才「用腳投票」。有星洲學者認為高才通更便利社科人才到港,惟預料吸引金融創科人才不及新加坡。

優才年增8000申請 「用腳投票」

陳國基表示,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會提供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詳情,並連接至入境處網上系統,可於網上提交各項人才計劃的申請和付費,領取簽證和辦理簽證手續。他說,人才服務窗口明年將設實體辦公室,負責制訂、推行及統籌招攬人才策略,並提供一站式人才支援服務,料明年初會到立法會申請所需額外人手和撥款,人手將由公務員調配,並招聘熟悉獵頭工作者制定策略。他又說,各項人才計劃將簡化審批,普遍可於遞交資料後4周內完成審批,而優才計劃明年起取消年度配額,為期兩年。

政府亦將推出高才通計劃,招攬年薪達250萬元者,以及全球百大大學學士畢業生來港(見表),相關門檻較新加坡「頂級專才准證」高。孫玉菡說,本港參考5年內4個世界大學排名名單,涵蓋176間大學,倘達學歷要求則無薪酬要求,此為高才通獨有。他說優才計劃去年共收約5000宗申請,今年截至11月已收到1.3萬宗申請,人才「用腳投票」證本港具吸引力,而優才計劃有三四成申請者適合高才通。孫又說,高才通首簽證期為兩年,如申續期時有逾250萬元年薪的工作,可取得6年新簽證。

星學者:吸金融創科人才 星勝港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Walter Edgar Theseira向本報表示,星港政策不同,新加坡為保障本地就業,申請工作簽證前提是先找到工作,而新加坡相對提供較多就業機會。他相信香港人才政策短期內有吸引力,新加坡的社會科學或非牟利組織工種薪酬較低,此類的人才或未符星洲簽證要求而轉至香港發展;兩地金融和創科競爭力相若,香港高才通吸引力或不及新加坡。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認為,政策可增本地人才庫,但香港生活條件高,若提供房屋津貼可增吸引力。資訊科技及數碼人才獵頭公司Venturenix總監袁益霆對人才政策持觀望態度,指因本港企業會聘請海外人才遙距工作,很多企業現缺乏具本地經驗的專業人士,政府應設法挽留人才,或吸引專才回流。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香港新加坡爭奪亞洲仲裁中心地位,新加坡政府有份出資成立的法律爭議解決中心麥士威會堂,其行政總裁萬俊彥在法律刊物《商法》中推銷新加... 詳情
陽性破兩萬 指定診所、遙診一額難求 議員憂通關後患者更多 促加額免塞公院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個案近日再呈升勢,單日陽性昨再突破兩萬宗,本報接獲社區患者求助稱無法預約醫管局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服務,更於染疫第四天才收...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與內地通關消息頻傳,內地官方中央電視台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日接見在京述職的特首李家超時提及,「推動內地與香港人員往來,逐... 詳情
【明報專訊】安老及殘疾院舍的密切接觸者改為原址檢疫,社署昨聯同衛生署及醫管局與業界講解最新安排,提及院舍須劃分密切接觸者專屬區域,禁止其他院... 詳情
撤黃碼後出境增四成 入境升7% 東瀛遊:一日20團赴北海道 旅議會:聖誕「團進團出」無增
【明報專訊】政府上周三起撤銷「黃碼」安排,適逢聖誕長假期,吸引不少港人出外旅遊。翻查入境處出入境人次統計數字,自政府撤黃碼起,出境旅客總人次...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