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門診共濟大勢所趨 研配套保障是重點

[2023.02.13] 發表

內地醫保新政引發爭議,多名專家指出,醫保個人帳戶運行 20 多年來,已完成歷史使命且其局限性日漸突顯,按 「權益置換 」的原則逐步以「門診共濟」代替個人帳戶是大方向。對於門診共濟新政,長遠來看,參保人都會從改革中受益,但短期來看,一部分人利益會受損。如何完善配套機制讓參保人更有獲得感,是下一步改革必須的重點。

「第一財經」引述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表示,改革初衷是希望患病的人、身體不健康的長者能有更多實惠,而非損害他們的利益;認為利益受損的只是部分長者,並不代表所有的長者。對患慢性病、需長期服藥並要去門診就醫的長者來說,利益不僅不會受損,反而能獲得更高的報銷水平。

政治學者:個人積累總歸有限

需可持續社會共助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廖藏宜呼籲,既要算眼前帳,又要算長遠帳。當投保人年老多病時,靠個人帳戶和個人積累總是有限的,都需要有堅實的可持續的醫療保險實現社會互助共濟來化解疾病風險,從長遠來看都會從這個改革中獲益。

廖藏宜說,未來改革的大方向可以考慮逐步縮小個人帳戶直至取消。一方面,逐步降低直至停止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比例;另一方面,逐步取消個人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規定,將個人繳費計入統籌基金,如建立門診共濟制度。

更多中國要聞
中美兩國的科技戰仍在持續。在此前傳出拜登政府考慮出台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關鍵高科技行業投資之後,路透社近日引述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昨日發布消息稱,中國測量艦再次駛入日本附近海域。據悉,自2021年11月以來,中國測量艦多次駛入鹿兒島近海... 詳情
入台遭拒 大陸弔唁團江蘇祖庭悼星雲法師
【明報專訊】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前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等人,昨日下午在佛光山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弔唁星雲法師。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回應大陸代表... 詳情
【明報專訊】外交部昨宣布,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周二(2月14日)起訪問中國3天,這是時隔5年來,再有伊朗總統訪華。 ... 詳情
《狂飆》演員被揭曾吸毒 劇方刪片段 稱「零容忍」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期間大受好評、由中央政法委指導拍攝的掃黑劇《狂飆》,日前被揭有演員曾涉吸毒被捕。劇組前晚聲明稱將刪除相關片段,強調對涉毒...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