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 盧煜明:利中大招教授 內地教員人數超本地 稱公平招聘選「最叻」
【明報專訊】中美關稅戰打擊環球貿易,學術界人才流動軌[亦受影響。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表示,動盪時代下,香港憑低稅率、位處大灣區等因素,預視教授等人才因而被吸引來港發展,並認為現在是中大招募人才的好機會。談到近年中大內地教學人員持續增長,並已超越本地教員人數時,他強調校方收生及招聘均採用公平原則,挑選「最叻的人才」。
稱港低稅率處灣區 科研市場已備
盧煜明上周接受本報及多間媒體訪問,談到近來中美關係趨緊張,他說在動盪時代,部分教授可能選擇來到亞洲,以至來港工作,形容現在對中大來說是招募人才的好機會。他稱中大持續「大力搶人才」並推動創科,加上本港低稅率並位處大灣區,「已準備好市場」,如教授想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創業,可能會被香港吸引。
兩年聘20國150人才
內地教員7年增64%
至於有否趁機用高薪吸納教研人才,盧煜明稱中大近年設立「校長策略招聘計劃」,連同其他計劃,這兩年已聘請150個來自近20個國家的人才,會繼續採用這些策略,「如該人才需要某些特別資源,我們都會考慮」。他提到中大亦準備配套,指醫學院正興建30萬呎新大樓,可容納800個科研專才。
中大一直聚集不同背景的教研人才。根據教資會提供的數據,該校近年原居地為內地的教學人員持續呈升勢,由2017/18學年216人、佔約25%,升至今學年(2024/25)的354人、佔38.9%,已超越本地教員人數(見表)。盧煜明認為,近年內地學術水平提升不少,不少優秀學生出國受訓後回流,「剛好我們就收了這些人才」。他強調中大招聘人才時「會揀最叻的人才」,不會特別指明要教員來自內地或其他地方。他續稱,中大學術排名穩步上揚,「所以我會這樣說,這個(招聘)策略,對我們發展,我看到是好的」。
盼地緣政治不擾交流
上月訪美領獎「氣氛好」
盧強調作為教育界一分子,希望地緣政治的動盪及各地角力不影響正常教學、研究交流。被問中大近來學術交流活動有否困難,他以自己經歷為例,稱上月訪美領取「美國母嬰健康領域組織出生缺陷基金會」頒授的獎項,「我去美國演講,大家都是講學術,氣氛好好」。
至於關稅戰以至政府削減撥款之際的大學投資策略,盧煜明說中大財政穩定,會繼續審慎理財,而中大已設投資策略相關委員會,有財金界專家加入,校方亦在外委託資產管理公司協助投資工作。
隨茪策~初段崇智卸任中大校長,盧煜明「接棒」已近4個月,近日中大宣布潘偉賢正式擔任常務副校長,盧透露另有兩名副校長即將退休,會繼續物色人選加入其班子。過往段崇智與中大校董會不時有摩擦,盧被問現時與校董會關係時,稱幾乎每天與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有溝通,雙方亦合作愉快。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