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流入 追蹤科指被動資金超越瓻
資產規模1900億 分析:垂青科技股增長潛力勁
中美關稅戰陰霾影響,琤肏數及琤肮鴔獂數上月分別跌4.3%及5.7%,惟波動市下以中資為首的資金繼續逆市淨流入本港上市科技股,而追蹤琤肮鴢的交易所買賣產品(ETP)資產規模,更首次超越追蹤瓻的被動資金。
有分析認為,於港股牛市間科技股的升勢,較其他板塊股份強勁,另對投資者而言,投資科指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較投資個別科技股相對較為簡單,令資金續流入科指投資產品。
據琤肏數公司最新月報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與科指掛u的ETP其資產管理總值(AUM)按月下跌1.1%,仍有244.8億美元(1909億港元),相對指數期間大跌5.7%,即實際有資金在跌市中淨流入;反觀追蹤瓻的AUM大瀉10.4%,減至222.4億美元(1735億港元),相對指數月內下跌4.3%,實際見大規模淨走資。此消彼長之下,追蹤科指的ETP產品自2020年8月推出以來,不到5年時間AUM已超越瓻。
細看資金來源,內地投資者肯定是科指ETP的最大金主。在ETF通之下,內地投資者可通過港股通買賣多隻港股ETF,本報翻查港交所(0388)網站北水持倉紀錄,截至4月底,資產規模近450億元的南方琤肮鴔(3033),北水持倉比例六成,市值約270億元。在過去一個月的股市動盪中,北水持倉再增約3.8億個單位,以上周五收市價計,市值約增19.5億元。
內地資金不單南下投資科指ETF態度積極,內地A股上市資產規模最大的兩隻科指ETF,華夏琤肮鴔滈TF(滬:513180)及華泰柏瑞南方東英琤肮鴢ETF(滬:513130),過去一個月市值分別逆市增長逾32億及約5000萬港元,市值折合港元分別約285億元及265億元。
A股上市科指ETF同獲追捧
凱基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認為,科指ETP受中資青睞,歸因於內地投資者投資風格較為進取,而於科技熱潮之下、當港股處於升市時,科技板塊升幅會較其他板塊股份為大,令到有較多投資者及資金追捧科指ETF。
另他提到,相對於研究個別科技股的業績後投資個別股份,購入科指ETF則較為簡單,令資金湧入科指ETF。
科指十大成分股波幅大過瓻重磅股
拆解科指十大成分股,只有ATMX,即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美團(3690)及小米(1810)等四大重磅科網股與瓻重疊,科指重磅股還包括了京東(9618)、中芯(0981)、快手(1024)、理想(2015)、小鵬(9868)及網易(9999)等科網及新能源車股,市值比例分別近4.4%至8.2%,相關股份過去一年不單波幅較大,在去年9月升市以來股價表現亦較佳,拉動過去一年科指升幅亦更大。
上述股份除小鵬外,全部同為瓻成分股,但比例較低,而瓻重磅股中,則包括匯控(0005)、建行(0939)、友邦(1299)、中移動(0941)及工行(1398)等波幅較低的金融、電訊股,故拖低指數整體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