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醫保市場不必要賠償拉高保費 保險界料私醫診金透明立法助減保費
【明報專訊】政府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提出立法建議,要求私家醫院公布價目資料,以及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並須包括私院「自願醫保計劃手術表」的470種項目。保險業界相信收費透明度增加後有更多數據參考,有助保險公司調低保費,至於保費減幅仍有待觀察,並預料會於新政策實施後一段時間,保費減少才得以顯現。
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自願醫保自2019年推行至今,截至去年9月底保單已達139.2萬張,全港個人償款住院保險市場約佔三分之一份額。立法會上月回覆特別財委會的最新數字則顯示,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的平均標準保費隨茼~齡層保費遞升,其中65歲或以上組群的標準保費達到11,800元。
業界盼助精準管理風險池 訂保費基準
保險業界普遍認為新措施落實後有助保費調低。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稱,目前醫保市場因不必要的賠償而令保費高昂,引致「全部人皆輸」局面,認為長此下去港人將難再買醫保,期望新安排可精準管理風險池,令保險公司可訂立收費基準。劉稱新冠疫情後不少人「追落後」做手術,令申賠數字大升,相信保費降價會延後一段時間才顯現。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亦稱,收費透明度新安排實施後,部分醫生會因應調整價格,保險公司亦會調整保費,但幅度有待觀察。他提到醫療收費以往近乎沒有上限,隨茼炮O透明度增加後將有更多數據參考,而另一因素是有助保險公司改善產品,令市民的保險滲透率提升,從而降低保費。
病人有購保險診金或較高 林哲玄:不合理
立法會醫衛界議員林哲玄表示,當市民一早可蒐集收費資料,相信有助病人比較,為醫療業界帶來「價格壓力」。至於早前消委會調查顯示市面一直存在持有保險的人診金收費較貴的問題,林認同有關做法不合理,認為醫生收費價格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應維持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