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全運倒數180日 場館全面翻新 天河體育中心環場跑道升級惠民
【明報專訊】第十五屆全運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運會迎來倒數180日,作為殘特奧開幕式主場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全面翻新,其中場館外每年有1000萬人次使用的環場跑道「全民健身跑道」早前已完成改造,重新開放,有街坊大讚新跑道「好舒服」。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每個星期來跑兩次,以前的跑道可能用耐了,有些地方拱起易扭傷,寧願跑石屎地,現在翻新後跑起來很舒服,就算旁邊石屎地也平整了。」街坊蕭先生道。他形容「很舒服」的新跑道環繞天河體育中心場館外圍,全長941米,一直是附近市民健身之處,因此耗損速度也很高。
採最高規格 盼市民感受專業賽道
負責為天河體育中心翻新跑道的公司廣州同欣體育,是俗稱「鳥巢」的北京國家體育場跑道供應商,是次除了場館內的跑道,也一併翻新了環場跑道,且內外場跑道「一視同仁」,以世界田聯一級場地認證為標準,使用同一款材料。同欣體育聯席總裁陳晨(圖)表示,材料的保護性、防變形和摩擦力都是最好級別,跑道非常耐磨,「設計的使用壽命都是10年以上,我們很多其他地方的跑道多年後狀態還是非常好」。他說,採用最高比賽規格的跑道,也是希望讓更多市民感受在專業賽道奔跑的感覺。
上月底,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便在天河體育中心舉行廣州國際體育嘉年華啟動儀式,300多名市民及跑步愛好者繞場內外跑道各跑一圈,宣布全民健身跑道正式開放使用。另持續至6月2日的嘉年華期間,廣州市將舉行兩項國際體育賽事及各類體育活動,並推出一系列與體育掛u的促消費、文化美食等節目,帶動「全民迎全運」氛圍。
嘉年華的舉行也同時宣布了有41年歷史、位處廣州中軸線的天河體育中心再以新貌迎人。天河體育中心始建於1984年,曾承辦六運會、九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等重要賽事,也是首個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綜合體育中心,開創了同時建成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大場館的先河。十五運期間,這堭N舉辦足球、排球、三人籃球和乒乓球等賽事,且是殘特奧開幕式的主場館。
大師再領銜設計 老場館注新風貌
今次天河體育中心改造工程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顧問總建築師郭明卓(圖)領銜設計,41年前也是由他擔任這個廣州重要體育地標的總設計師。「1984年項目開始,就是瞄準世界上先進體育場館來設計,而且3個場館同時建成,當時在全國是第一次。」郭明卓回憶道。為迎今屆全運,他再度領銜設計,為老場館注入新風貌,「今次改造沒有對場館功能和外觀做太大改動,保留其作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的原本風貌」。雖然外觀不變,但除了修繕翻新,也在智能化和低碳上全面升級。
今次改造最大的變化,是復原了天河體育中心南廣場的門樓,重現天河體育中心南北中軸線的重要標記。南廣場地面以深灰、中灰、淺灰三色混凝土鋪設,既象徵今屆全運由粵港澳合辦的突破,也寓意三地協同發展。此外,既作為殘特奧主場館,在無障礙方面也有大量改造,場館增設無障礙查詢屏、觸摸盲文地圖、在線手語翻譯服務等,打造大灣區首個「零障礙」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