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傑莊:中東資金厚 港創科獨鬥未必獲青睞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上周率領本港及內地企業出訪卡塔爾及科威特,隨團的選委界議員吳傑莊昨在電台提到,兩國的主權基金規模龐大,若本港創科公司到當地「單打獨鬥」,對方「可能未必看得上這類項目」,但結合內地公司就有機會促成投資,對方同時可通過香港連接去東南亞、南美洲甚至非洲。
陳祖琚G港可助內企國際化
特區政府是次出訪中東與兩國共簽訂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隨團的生產力促進局主席兼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甯Q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表示,內地企業在內地發展理想,但面對國際標準和法律場景,由於兩地法律體系不同,內地企業發展國際市場時可能「水土不服」。本港實行普通法,加上開拓市場的經驗,可協助內地企業「國際化轉身」。
吳傑莊在同一節目表示,部分國家動輒以「金融武器」制裁別國,本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加上第3代互聯網技術(Web3)發展有突破,他稱卡塔爾及科威特兩國對本港國際結算選項都感興趣。
卡塔爾及阿聯酋先後給予本港30天免簽安排,特區護照持有人到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均可享免簽或落地簽安排。吳傑莊說,相關安排除促進旅遊外,最重要是協助生意人。他稱,很多與中東國有合作項目的人,一年可能有三分之一時間留在當地,相信免簽安排可增加香港與中東商人接觸,提高成功經商的機會率。
同團的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則說,各項商業交易均涉及法律服務,現時香港律師已可在大灣區城市執業,亦有本港律師事務所在科威特註冊執業,相信本港普通法制度及國際化法律服務能支援內地企業。他又說,現有近1600名海外律師在港註冊,中東法律界對來港發展亦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