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製造業PMI 7月降至49.3 遜預期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上月的49.7,降至49.3,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PMI數據連續4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並低過市場預期的49.7,49.3是4月後新低,當月報49。7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從上月的50.5下降至50.1,同樣低過市場預期的50.2;50.1是2024年11月後新低,當月報50點。綜合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0.7下降至50.2,是4月後新低,當月報50.2。
受累製造業淡季暴雨洪澇等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表示,7月份PMI按月回落0.4個百分點,是受製造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部分地區高溫、暴雨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1和50.2,分別按月下降0.4和0.5個百分點,均持續高於臨界點,中國經濟總體產出保持擴張。
高盛報告指出,7月份PMI數據表明,惡劣天氣和政府近期「反內捲」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措施對經濟產生了影響。製造業PMI產出、庫存均有所下降,但價格指數有所上升;建築業PMI則受高溫和強降雨影響明顯回落。
高盛:政策放鬆力度或小於假設
另外,對於中央政治局周三召開會議,高盛認為,由於政策制定者在會議上承諾「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並要求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如果經濟增長迎來強勁逆風,中國仍將採取漸進及定向的寬鬆政策,但可能需要等到硬數據走弱才會實行。
儘管高盛預計下半年財政政策將更具支持性,且其專有的增廣財政赤字(AFD)指標的擴張性將高於上半年,但承認今年的政策放鬆力度可能小於該行的基準假設,且其後置性可能高於基準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