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貨受內地中產歡迎 貿發局倡港企「反攻」

[2025.08.08] 發表
貿發局經濟師(大中華區)朱德軒(左起)、研究總監范婉兒、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昨日公布調查報告,2200名受訪內地網購消費者對香港產品的平均評分達8.7分(10分滿分)。(楊柏賢攝)
貿易發展局今月在內地多個電商平台推展「香港好物節」,囊括近260個品牌,提供500多款特色產品及折扣優惠。財政司長陳茂波亦扮成直播主,拍片推廣活動。(網頁截圖)

【明報專訊】貿易發展局昨日公布有關港企進軍內地市場的調查報告,受訪2200名內地網購消費者對香港產品的評分達8.7(滿分為10),其中78%受訪者過去一年曾網購香港產品。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去年底仍有部分港企打算進軍美國市場,惟受中美關稅戰影響,相信「未來兩年有興趣拓展美國市場的(港企)數字應會變低」,認為業界已將目光聚焦內地、東盟乃至歐洲等地「找新出路」。

昨日公布的《港商深耕內地電商零售市場——消費者調查報告》於去年第二及第三季做調查,貿發局委託市場調查機構訪問2200名內地網購消費者,皆屬中產階級或以上,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結果顯示,內地網購消費者對香港品牌評分達8.7,而相較一二線城市,發展中城市的消費者對港貨評分較高,三線城市評分達9.2、四五線亦達8.9。

調查指出,內地網購消費者願意付更高價錢購買部分香港產品。據受訪者提供的網購花費金額,他們最近購買港產寵物產品的平均金額為1637元,而非港產的平均金額為1266元,兩者相差近30%;其後依次為兒童產品、生鮮和食品、藥品和保健品,差額皆高出16%至24%(見表)。

范婉兒說,內地電商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三成,「不容忽視」,而今次調查正反映內地消費者對香港品牌的信任度高,「沒人會爭議8.7分是低分」。她說,香港產品從不以價格低廉與他地競爭,「若要談價格,就毋須強調品牌」,促港企借助香港品牌宛如「信心保證」的口碑,拓展內地市場。

中小企界:售價「差幾倍」 需靠宣傳

不少港人利用內地網購平台購買內地產品,對於港商「反攻」內地市場,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稱,港企在內地市場推展營銷工作「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惟確需時了解兩地文化、經濟差異。他舉例,部分香港產品售價較內地產品「差了好幾倍」,港人在香港「迫於無奈要吃要喝」,惟內地有眾多價錢相宜的選擇,「真的要好好宣傳才能落地」,盼政府能協助推廣香港中小企品牌。

工總倡放寬包裹免稅額 利跨境電商

《施政報告》下月發表,香港工業總會昨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意見書。該會表示,現時香港寄往內地價值逾800元人民幣的包裹須繳關稅,建議向中央爭取免稅額上限放寬至3000元人民幣,以促進大灣區跨境電商發展。工總並提出重推「遙距營商計劃」,資助有意建立電商平台或應用數碼科技的企業。

更多要聞
流感針資助擬擴至全齡慢病者 惠糖尿心血管肝肺病人 劉宇隆:絕對值得
【明報專訊】現時政府疫苗資助計劃下,18至49歲長期病患須領取綜援才可獲資助接種流感疫苗。本報獲悉,2025/26年度資助計劃擬擴大資助範圍...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電台《頭條新聞》其中一集於2020年被通訊局裁定辱警,港台工會和記協司法覆核,2021年獲部分勝訴,去年上訴庭駁回通訊局上訴... 詳情
衛署再函全港醫生 囑見基孔熱病徵即報
【明報專訊】本港昨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今年暫維持4宗輸入個案,分別住在觀塘安達h、鴨c洲利東h及青衣曉峰園。衛生防護中心昨再去信全港醫生,... 詳情
冷氣滴水發提示信 外判屋h遠超房署 申訴署:房署無法辨濫發否 監管較被動
【明報專訊】不少住戶每年夏季都受冷氣機滴水滋擾,申訴專員公署2020年至2024年接獲約75宗申訴。公屋現時分為由房屋署外判管理的(下稱外判... 詳情
房署:投訴比2005年減93% 反映措施有效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昨就處理公屋冷氣機滴水投訴,向房屋署提出15項建議(見表)。房屋署同日出稿稱,冷氣機滴水投訴由2005年約1.89萬...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